理论教育 经济增长的驱动方式以劳动投入为主

经济增长的驱动方式以劳动投入为主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这一时期不变价资本存量的增速略高于劳动力投入增速,经济增长是资本与劳动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的。但与后期资本有机构成的大幅度提升相比,这一时期资本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的贡献相对较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力投入为主。

经济增长的驱动方式以劳动投入为主

从要素投入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均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模式是充分利用城乡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的转移。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年到1990年,中国就业人员从40152万人增加到64749万人,增加了2459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增加了10596.15万人、6911.29万人和7088.57万人,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的就业人员中,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的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增加了6438万人,占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增量的46%。

图4 1952年到2017年中国就业人员发展状况(万人)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国宏观数据库

从资本要素投入情况看,我们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53年到2016年资本形成总额实际增长率为基础,计算得到以1952年价格为基础的1952年到2016年不变价资本形成总额,按照资本形成总额平均折旧年限为10年估计,计算得到1961年到2017年整个经济的不变价资本存量(累计不变价资本形成总额),并据此计算得到中国经济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价资本存量与就业人员的比率)。如图5所示,1978年到1990年期间,中国经济的不变价资本存量从40152亿元增加到64749亿元、增加了24597亿元,资本有机构成从0.69亿元/万人提高到1.26亿元/万人,增长了1.81倍、年均提升幅度为5.09%,略高于改革开放前1961年到1977年年均4.65%的增幅。即这一时期不变价资本存量的增速略高于劳动力投入增速,经济增长是资本与劳动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共同推动的。但与后期资本有机构成的大幅度提升相比,这一时期资本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的贡献相对较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力投入为主。

图5 1961年到2017年中国就业人员(万人)、累计不变价资本形成总额(10亿元)和资本有机构成(亿元/万人)(www.daowen.com)

数据来源:根据Wind资讯中国宏观数据库通过数据计算。左轴为就业人员和累计不变价资本形成总额,右轴为资本有机构成。

表3 1961年到2016年中国经济的资本有机构成增长状况

数据来源:根据图5数据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