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菲律宾大米需求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菲律宾大米需求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度到2016年度菲律宾大米需求关系变化详见表4-25。2000年度到2016年度,菲律宾大米需求三要素的结构关系表明,国内消费已由81.22%上升到2006年度最高的88.55%,然后有所下降,2016年度在几年下降后恢复到83.44%;库存需求比重由2000年度的18.69%下降到最低时2006年度的11.38%,2009年度上升最高22.14%,然后经过下降后有所上升,2016年度为16.56%,总体上表现为库存需求波动性大的变化过程;出口占比极为次要,可以认为它对菲律宾大米需求以及需求关系几乎没有影响。

菲律宾大米需求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如同总供给有着深刻的变化一样,菲律宾大米需求量与需求关系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是菲律宾大米需求市场和全球大米消费行为的深刻反映。这种变化不仅是量的增减变化,更重要的是需求结构和需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菲律宾大米总需求变化详见表4-24。

表4-24 菲律宾大米总需求变化

数据来源:FAO/AMIS数据库粮食监测年度数据。

(1)库存需求。从需求角度看,当期年度的期末库存量被视为需求表现,是需求转变为消费在当期“剩余”的需求和滞后一期的潜在需求能力的表现。2000年度到2016年度,总体来看,菲律宾大米期末库存量从203万吨增加到270万吨,年均库存量220万吨,类似于前面给出的总供给数据变化一样,期末库存需求经历了一个前期轻微上升和后期大幅度增长的变化过程,年度间波动较大,2001年度为最低库存量153万吨,2009年度最高达到335万吨。从年度变化来看,期间有7年下降,9年增加。

(2)国内消费需求变化。菲律宾国内大米用量(即消费需求)指国内大米使用量之和,包括食用、饲用、加工等用途的国内使用量,是菲律宾大米总需求的主项,是需求三要素的关键要素,也是大米需求最主要的用途。2000年度到2016年度,菲律宾大米国内消费量从882万吨增加到1360万吨,期间增长了54.2%,年平均递增率2.74%。综观这一时期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菲律宾国内大米消费需求增长比较明显,年度间波动较大,期间有4年为负增长,12个年度表现为正向增长。(www.daowen.com)

(3)出口需求。大米出口是出口国家在大米使用方所表现的一种方式,因此,将出口视为国家的需求。菲律宾大米出口很少,如表4-24所示数据保留两位小数后无法看见。从实际情况看,菲律宾大米出口最高是2012年度的43吨,其他年份只有几吨,或者没有出口量。可见,菲律宾大米出口并不是重要的,虽然出口量很小,但近年却有所增长。

(4)需求关系变化。在需求(即库存量、国内消费和出口量)方面,三要素本身变化和互动关系的相互运动,使菲律宾大米需求关系正在经历一个大的变化过程。2000年度到2016年度菲律宾大米需求关系变化详见表4-25。

表4-25 菲律宾大米需求关系

数据来源:FAO/AMIS数据库粮食监测年度数据。

从三要素关系来看,菲律宾国内消费需求是其大米需求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国内大米消费数量决定了需求总量的主体,其变化决定了总需求变化的基本方向。期末库存量是一国的基础变量,也是菲律宾大米需求总体的基础力量,期末库存量的多少,决定了菲律宾国家内部供给的调剂能力和对外部依赖性的大小。大米出口对于菲律宾而言是微不足道的。2000年度到2016年度,菲律宾大米需求三要素的结构关系表明,国内消费已由81.22%上升到2006年度最高的88.55%,然后有所下降,2016年度在几年下降后恢复到83.44%;库存需求比重由2000年度的18.69%下降到最低时2006年度的11.38%,2009年度上升最高22.14%,然后经过下降后有所上升,2016年度为16.56%,总体上表现为库存需求波动性大的变化过程;出口占比极为次要,可以认为它对菲律宾大米需求以及需求关系几乎没有影响。菲律宾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大米进口国家之一,由于国内生产长期供不应求,进口极为重要,而出口能力极低,这类国家尤其需要大力发展国内水稻生产,增强供给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