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业规模经营的核心在于土地规模

农业规模经营的核心在于土地规模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场规模化经营,正是西方经济学关于企业规模经济的基础。虽然农业经营规模也受农业经营所必需的融资条件、技术水平、农机装备、给排水系统、农田道路、电力系统等与资金相关的生产条件的影响,但在相对容易配套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土地规模是农场经营规模大小和经营利益好坏的先决条件。因此,土地规模与农场经营规模几乎可以成为同义语。

农业规模经营的核心在于土地规模

农场经营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农场主可以调整农场经营规模大小,可以扩大农场经营规模,也可以缩小农场经营规模,还可以保持农场经济规模不变。农场主对农场经营规模动态调整的目的,就是要使各生产要素更好地组合,从而使农场主要素投入与农场产出更加匹配。那么,在调整与动态变化过程中,农场投入成本最低,或者农场利润最大化。农场规模化经营,正是西方经济学关于企业规模经济的基础。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农场主的经营状况,可能处在“规模经济”状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报酬;或者,农场经营规模投入产出关系相对稳定,可能处在“规模报酬不变”状态;或者,农场经营规模过大或者农场规模过小,其要素利用很不充分,或者产出极不合理,可能处在“规模不经济”状态。相对而言,这些都是基于农场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结果。事实上,根据经营规模得出三种规模经济状况都不是绝对的,农场主唯一可以感受得到或者追求的就是在既定产出目标确定后的成本最小化,或者在投入要素和生产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当然,这也包括农场主及其农场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大致上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类似。

农业经营虽然受不同条件和多种要素影响,但土地数量的大小(包括土地质)则是最基本的条件,而土地流通性则是决定土地经营规模是否需要额外成本,以及是否具备良好的可获得性,这就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充要条件。虽然农业经营规模也受农业经营所必需的融资条件、技术水平、农机装备、给排水系统、农田道路、电力系统等与资金相关的生产条件的影响,但在相对容易配套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土地规模(包括耕地规模)是农场(不论是种植业农场还是养殖业农场)经营规模大小和经营利益好坏的先决条件。因此,土地规模与农场经营规模几乎可以成为同义语。之所以这样定义,是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具有不同的土地条件,尤其是对于土地作为最主要的稀缺资源的国家更为适用。(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