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优化教育结构以满足人才需求?

如何优化教育结构以满足人才需求?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才供求结构性失衡,重要原因在于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及更深层次的教育结构不合理。例如,2010年我国批发、零售、物流业等服务业从业人员与职业教育对口专业招生缺口数高达120万人,[20]凸显职业教育结构的不合理。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高等教育领域供求不匹配,主要的问题是广大社会成员需要的多层次、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服务供给不足,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支出结构和加快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需求全面上升。

如何优化教育结构以满足人才需求?

当前我国面临人才供求的结构性失衡,不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人才供求结构性失衡,重要原因在于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及更深层次的教育结构不合理。

(一) 教育财政支出的主要矛盾在于结构不合理

从促进教育结构朝着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方向发展看,教育财政支出比重偏低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更重要的是要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教育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导致人才供求的结构性失衡,突出表现在“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学历与薪酬倒挂、技能型人才短缺与结构性失业并存等问题。例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技能劳动者数量只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20%左右,高技能人才比重仅为5%。[18]人力资源富余与人力资本短缺现象并存,反映了人才供给结构的严重失衡,不利于扩大中等收入就业,也不利于提升劳动者收入。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无论是当前高技能人才缺乏反映出的教育结构不合理和优质职业教育匮乏问题,还是创新型人才缺乏所反映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滞后和优质高等教育匮乏问题,本质上都是教育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变化不匹配,由此导致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脱节”。这是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重要原因。从推动教育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和需求看,通过教育支出规模扩张为城乡居民提供教育服务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随着义务教育和其他各个阶段教育学生入学率的快速上升,教育支出规模扩张的边际效用递减。在破解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中扩大中等收入就业和提升劳动者收入,关键在于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教育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 职业教育成为最大短板

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职业教育对提升就业能力以及优化教育结构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对于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的贡献率为21%。[19]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加快与市场联系最直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更为迫切。职业教育发展不仅相对滞后于“中国智造”的趋势和需求,也滞后于服务业发展的趋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职业教育结构仍然不合理,已经成为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扩中”面临的突出挑战。例如,2010年我国批发、零售、物流业等服务业从业人员与职业教育对口专业招生缺口数高达120万人,[20]凸显职业教育结构的不合理。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与普通教育相比,差距非常之大,甚至可以说职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是“二流教育”。2011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支出占比为6.8%,学前教育支出占比为2.2%。相较之下,日本、韩国、德国在工业化后期,其职业教育经费支出总量占GDP的比重区间大约为0.9%~1.7%,平均维持在1.2%。[21]我国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支出低于普通高中教育。以地区数据为例,地方政府承担超过90%的教育财政支出,这些年尽管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上升,有13个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财政经费大于普通高中生均财政经费(如图7.2所示),然而近十年来,只有1/4的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经费增长率高于普通高中生均财政经费增长率,3/4的地区普通高中生均财政经费增长率均高于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经费增长率(如图7.3所示)。

图7.2 2016年各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生均财政经费(单位: 元)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库数据整理所得(www.daowen.com)

图7.3 2007—2016年各地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经费增长率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库数据整理所得

(三) 创新人才不足凸显高等教育支出结构优化和制度改革需求

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快速增加的保障下,我国近年来培养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数量都居于全球前列,但总体看我国劳动者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仍然偏低,更关键的问题是创新型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2015年,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15.83%。2005年,美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55.8%,日本为54.9%,加拿大为54.0%,英国为38.2%,澳大利亚为37.5%,法国为35.7%,德国为33.9%,意大利为32.6%,韩国为27.6%。[22]《自然》杂志引用的数据显示,我国国际论文总体被引用率低于世界平均线。法国英士国际商学院《全球人才竞争力报告》显示,在118个国家中,瑞士、新加坡、英国、美国分列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排行榜的前4位,我国排在第54位。[23]科技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数量仅为1万名左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和1 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科学家能参与领导层的仅为206人,占比2.26%。[24]根据教育部数据,近年来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左右,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70%左右。[25]据调查,2017年高校毕业生中,专科生的就业落实率为88.9%,硕士生为85.2%,博士生为83.1%,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为82.7%。[26]这反映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结构与教育质量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在高等教育需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优质的高等教育服务供给不足,导致大量需求外流的同时国内创新性人才培养不足,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高等教育领域供求不匹配,主要的问题是广大社会成员需要的多层次、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服务供给不足,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支出结构和加快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需求全面上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