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制造2025战略: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启示

中国制造2025战略: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启示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依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的主要原则,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研究的归纳和总结,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启示。

中国制造2025战略: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启示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10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九项战略任务和十大重点领域,要求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于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机装备、电力装备等十大重点领域的突破。

就目前所能够检索到的期刊论文而言,篇名、关键词或者主题中含有“中国制造2025”的论文,数量不是太多。大多数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伙伴计划、日本再兴计划等现代工业化计划的比较研究、“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升级路径、“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人才体系培养等内容,也有少数论文对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政策、“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效果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依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的主要原则,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研究的归纳和总结,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启示。(www.daowen.com)

(1)中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的最紧迫任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质量效益的提升是重中之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应该瞄准提高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高技术产品竞争力,逐步加大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2)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应该瞄准长期制约重点领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标志性产品和技术,其目标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尤其应该瞄准基础零部件、材料和工艺的创新,打破并消除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力争使我国成为世界一流的制造强国。

(3)重视十大重点领域以外的传统产业的创新,瞄准提升十大重点领域以外的传统产业的质量、品位、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进行创新,持续提高这些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