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统石油进口安全问题:源头不可靠

传统石油进口安全问题:源头不可靠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中东地区石油问题中东国家是我国石油主要进口区域,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占我国石油进口总额的七成以上。其油储量占据世界油储总量的57%,产量则为31%。结合该数据来看,我国对中东石油日益增加的依赖是具备逻辑必然性的。受困于乌克兰危机和欧美联合打压,亚太地区成为俄罗斯油气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目标所在地。

传统石油进口安全问题:源头不可靠

1.中东地区石油问题

中东国家是我国石油主要进口区域,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占我国石油进口总额的七成以上。中东地区同时也是现阶段全球规模最大且储量最为丰富的石油供应基地。其油储量占据世界油储总量的57%,产量则为31%。结合该数据来看,我国对中东石油日益增加的依赖是具备逻辑必然性的。但全面衡量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状态,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地区位于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扼守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等海上“咽喉要道”,红海阿拉伯海、地中海、黑海、里海等主要国际水域环绕于此,从古至今就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要道,地缘地位十分突出。[6]此外,该地区还存在诸多战争及冲突因素,例如意识形态斗争,政治、宗教及领土矛盾等。就最近几年来说,世界范围内的各大国纷纷开始参与中东区域的竞争。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浪潮席卷该地,致使中东地区持续动荡,利比亚、埃及、也门等国家相继出现政府更迭或改组,域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展开角逐。中东地区在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地位特殊,持续动荡的地区形势给中国带来多种挑战,中国应从战略高度认真审视如何加强同中东地区的能源合作。

2.俄罗斯石油现状及问题

随着中国与俄罗斯开展石油合作,俄罗斯在特定场合表达了自身立场,认为本国除国家利益之外并不存在永恒的朋友或是敌人。受困于乌克兰危机和欧美联合打压,亚太地区成为俄罗斯油气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目标所在地。纵观近些年中国和俄罗斯油气合作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市场仅仅是俄罗斯战略目标的一部分。在此战略构想下,从整体上构建和运营油气出口设施是俄罗斯的战略考量,目的是对自身战略目标中的所有市场提供服务。这同时也是中国市场无法独享俄罗斯油气出口设备的一种体现与标志,价格竞争无法避免。我国应当怎样获取俄罗斯油气资源就成为一个全新课题。非常确定的是,无论中国如何应对,俄罗斯都必然会对油气传输至中国市场,并纳入亚洲太平洋这一市场进行通盘考虑,让市场上的所有买家展开激烈的竞争以使自己获取最大利益。从长期来看,俄罗斯通过打“石油牌”对中国经济施加影响并在亚洲为本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可能性不能排除。(www.daowen.com)

3.东南亚油气地缘形势

就当前而言,我国在远洋海军军力方面是存在一定限制性的,我国在南海及东海上的石油开采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21世纪初,在东海,我国进行了“春晓天然气油田”的开发,然而日本却提出了抗议意见。

中国在南海提出“搁置主权与共同开发”的提案,然而在东南亚地区却并未得到响应,与此相反的是,相关国家毫无顾忌地开采开发我国在南海区域的油气资源。当前受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影响,东南亚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复杂。结合现阶段我国深水勘探、开采油气的水平及远洋军力来看,南海与东海的开发势必无法在短时间内减缓国内面临的石油危机与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