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胜任力模型的典型研究探析

胜任力模型的典型研究探析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将简要介绍国外和国内胜任力模型的经典研究。国内胜任力模型研究我国胜任力研究起步较晚,通过努力,学者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时勘等采用BEI行为事件访谈技术探讨了我国通信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结果表明:我国通信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包括:影响力、组织承诺、信息寻求、成就导向、团队领导、人际洞察力、主动性、客户服务意识、自信和发展他人等。其他如解冻、侯奕斌的博士学位论文均建立了相应的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的典型研究探析

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对本研究有着普遍性借鉴意义。以下将简要介绍国外和国内胜任力模型的经典研究。

(1)国外胜任力模型研究

McClelland等(1994)使用工作分析、BEI行为事件访谈,建立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模型包括获取信息、分析式思考、概念式思考技能、策略思考的技能、人际理解和判断的技能、帮助/顾客导向的技能、影响他人的技能、知觉组织的技能、培养他人的技能、指挥技能、团队工作和协调技能、团队领导技能等20多项胜任力。

Boyatzis(1982)针对22个组织42个不同的管理岗位的2000余名管理者进行研究,建立起管理者通用胜任力模型,模型包括六个胜任力族群:目标和行动管理(包括关注影响、概念中断使用、效率导向、市场敏锐力);领导(包括概念化技能、自信、演讲);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管理群体过程、使用社会权利);指导下级的能力(包括培养他人、自发性、使用单方面的权利);其它(包括客观知觉、自我控制、持久性、适应性);特殊知识(经理及特殊社会角色的特殊知识)。

McBer咨询公司和美国管理协会AMA(1975)于1970年开始了第一次大型的胜任力项目研究。花了五年时间研究了1800名管理者,研究结果辨别出优秀的管理者工作成功的五个重要胜任力:专业知识;心智成熟;企业家成熟度;人际间成熟度;在职成熟度。在这五个关键胜任力中只有专业知识是优秀管理者和一般管理者都具有的。

Spencer对20多年来近300个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成果进行再分析和再研究,从中提练出五个通用胜任素质特征模型,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社区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家,每一个模型都由十几项胜任素质特征构成,其中管理人员模型包括:冲击与影响力;成就倾向;团队合作精神;分析式思考;主动积极性;培育他人;自信心;果断性;信息收集;团队领导力;概念式思考;专门知识/专门技术。

Virtallen(2000)建立了公共事业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包含五类胜任力:任务胜任力、实体政策领域的胜任力、行政管理方面的胜任力、政治胜任力和伦理道德等。

(2)国内胜任力模型研究

我国胜任力研究起步较晚,通过努力,学者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www.daowen.com)

时勘等(2002)采用BEI行为事件访谈技术探讨了我国通信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结果表明:我国通信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包括:影响力、组织承诺、信息寻求、成就导向、团队领导、人际洞察力、主动性、客户服务意识、自信和发展他人等。

仲理峰等(2004)通过对18位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行为事件访谈,提出了中国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11项胜任力:权威导向;主动性;捕捉机遇;信息寻求;组织意识;指挥;仁慈关怀;自我控制;自信;自主学习;影响他人。并发现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更多地表现出权威导向;仁慈关怀;捕捉机遇;指挥;自我控制;自主学习等特征。其中威权导向、仁慈关怀是我国家族企业高层理者独有的胜任特征,其他和国外企业高层管理者通用胜任特征模型的9项相一致,与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通用胜任特征模型的5项相一致。

陈民科(2002)通过对全国5个城市的51家企业的220名管理人员的研究,运用基于胜任力的职位分析方法,以结构化访谈与开放式量表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得高级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并揭示出不同职位层次在胜任力结构上的差异。

瞿群臻(2006)建立了中国文化背景下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模型——包含四维度和11个构成要素,并揭示了其内在结构关系。四维度按递进和决定关系排序依次为:人格特征、能力性向、知识——技能和绩效行为胜任力;11个构成要素按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学习转化能力、决策能力、发展下属能力、情绪智力、关系网络、知识应用水平、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意识、自我效能和成就动机

徐建平(2004)使用BEI、问卷法得出我国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包括: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觉察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概念性思考、自我评估、效率感。

翁艳娟(2004)对10省市300多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研究,得到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包括:组织发展能力、业务技能、客户导向、合作结盟能力、个人发展能力、变革敏感性。

其他如解冻(2007)、侯奕斌(2007)的博士学位论文均建立了相应的胜任力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