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揭秘求职者的表里特质

揭秘求职者的表里特质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下来,就要开始对求职者进行考查了。这就需要面试官在求职者叙述的间隙不断追问,搜集问题的细节,判定求职者叙述的真假。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要留意这些细节和变化,对求职者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诸如此类一系列的问题提出,让求职者招架不住。总之,面试官应该揪着某一个问题不断地追问下去,直到求职者漏出马脚。

揭秘求职者的表里特质

读到此,相信企业的面试官知道如何进行面试了。总结一下,面试一开始,面试官首先要介绍一下企业的基本状况、所招聘岗位的要求和相关信息。接下来,就要开始对求职者进行考查了。

首先,核查求职者的专业背景和各项工作经历,在这个过程中,顺带着把求职者的知识技能也相应考查了。面试官可以询问求职者每项工作的主要职责,如何完成的,使用了哪些方式方法,有什么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随后,就是能力素质的考察。比如说提问,“你觉得你是什么性格的人,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的朋友怎么看待你;”“你的个人价值观是什么?”等等。企业都希望找到素质高的人,但是素质不是通过提问来获取的,而是通过观察来感知的。兴趣和动力也很重要,到企业能不能长久工作,跟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氛围是否匹配,个人喜欢什么样的企业,企业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个人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岗位?最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岗位?将来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来判断求职者是否跟企业相匹配,跟这个工作岗位相匹配。

然后,面试官就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针对工作岗位所需的四五种专项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提问。例如某岗位要求求职者具备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策划能力、变革创新能力,那么针对这四种能力分别提问。可以是让求职者自己举例子来描述,也可以是由面试官提出一些准备好的事例,引导求职者说下去。

当然,求职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有可能把别人做的事情改成是自己做的说了出来,因为他看到过、经历过,说得非常真实和生动,能够以假乱真。这就需要面试官在求职者叙述的间隙不断追问,搜集问题的细节,判定求职者叙述的真假。当求职者叙述的信息不全时,面试官也应该及时追问。(www.daowen.com)

比如,面试官让求职者描述一个实际的例子,结果他说了一个虚假的,把他同事做的事情改成是自己做的事情。这就需要面试官使用一些技巧和办法洞察其中的端倪。有两种方法可以供面试官借鉴使用。

首先要察言观色,当求职者在叙述的过程中突然变得不那么顺畅流利,或者是说自己再想想,有点想不起来等类似的话,就表明这个求职者可能在说谎。

一个人说谎时语气通常会比正常说话时要快,以求尽快把话说完;一些没有经验的人在说谎时目光是游离的,当说到事情的高潮时可能还会脸红,身体会不由自主地颤抖,做出一些细微的不容易觉察的小动作,比如搓手、挠痒痒等等,希望通过这些小动作能够转移面试官的注意力,与此同时,释放自己心中焦虑的紧张情绪。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要留意这些细节和变化,对求职者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光靠察言观色是不够的,有的时候也会不太准确,因为那些富有经验的说谎者自始至终都会表现的十分从容淡定,没有给面试官留下什么蛛丝马迹。这就需要面试官使用一个杀手锏——不断追问。

怎么追问呢?举例来说,比如说求职者说他曾经为一家企业做过一个非常好的薪酬改革的方案,但实际上这个方案是别人做的。这时面试官就可以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个薪酬改革方案,要解决企业什么问题,当时企业的薪酬管理情况是怎样的,为什么要改革,领导对这个方案提出了什么要求,在制定方案时遇到了哪些阻力,阻力又是如何克服的……诸如此类一系列的问题提出,让求职者招架不住。如果他还是说的非常好,面试官就可以继续问他:“这个薪酬改革的方案之所以成功,你觉得你主要做好了哪几个方面的工作,关键点有哪些,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方案实施后企业员工的反响如何”等等。总之,面试官应该揪着某一个问题不断地追问下去,直到求职者漏出马脚。如果求职者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不能清晰回答,而是支支吾吾,或者泛泛一谈,就可以看出这个事情可能不是他来做的,他在说谎。通过追问,面试官不仅可以了解求职者是否在撒谎,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求职者,考察求职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交谈更加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