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伊斯兰金融:现状与趋势

伊斯兰金融:现状与趋势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已发行伊斯兰债券、开设伊斯兰银行或窗口,同时还研究在伦敦交易所推出伊斯兰市场指数,欲在更大范围开展伊斯兰金融业务。此外由于具有国际仲裁及国际诉讼之相关人才,新加坡正在力争成为未来区域间伊斯兰金融争议调解中心。中国香港地区自2007年已开始尝试搭建伊斯兰金融平台,并在2014年发行了伊斯兰债券,市场认购超额逾5倍。

伊斯兰金融:现状与趋势

1.伊斯兰金融在全球发展的总体概况

全球首家伊斯兰银行最早可追溯至1963年的埃及,当时是由Ahmad El Najjar领导成立的一家基于损益分享原则的储蓄银行,此一实验于1967年告终时,埃及已有9家这种银行,它们不收取也不支付利息,大多直接投资或与他人合伙从事买卖与工业,然后与存户分享损益。因此,这些银行本质上属于储蓄投资机构而非商业银行

1971年成立于埃及的Nasir Social银行,则声称为无息的商业银行,但其业务执照并未提到伊斯兰或伊斯兰律法。到了1975年以后,随着政经形势的改变,中东地区才陆续出现几家标榜符合伊斯兰律法与精神且以伊斯兰为名的银行,如迪拜伊斯兰银行(1975年)、苏丹Faisal伊斯兰银行(1977年)、埃及Faisal伊斯兰银行(1977年)、巴林伊斯兰银行(1979年)及约旦伊斯兰银行(1979年)等。目前,伊斯兰金融机构已从1975年的1家增至遍布于75国以上的360多家,[6]包括209家伊斯兰银行、83家保险公司及其他伊斯兰金融机构,它们主要集中在中东及东南亚(巴林及马来西亚为最大中心)地区,但也出现在欧洲与美国,其全球总资产估计1.5万亿美元左右,[7]在过去10年内增长9倍,为近年来全球少数大幅成长的金融领域,其中约80%以上为伊斯兰银行业务、14%以上为伊斯兰债券基金与保险各占4%及1%,预计到2020年可能会超过3.5万亿美元。而在全球主要市场指数如道琼斯指数、明晟全球指数中,伊斯兰指数涉及的企业市值也高达数万美元甚至数十万亿美元。一些老牌的国际银行如花旗、渣打和汇丰等,早已设有伊斯兰金融服务窗口或分支机构,[8]管理的资产总额亦达2 000亿—3 000亿美元。

近年来,特别是在“9·11”事件后,伊斯兰金融快速成长的原因包括:(1)来自穆斯林移民及非移民的强劲需求;(2)油价飙涨使海湾国家石油财富飞快累积,[9]从而需要合适的投资方式;(3)“9·11”事件后,由于政治气氛的转变,许多穆斯林将资金转移出美国;[10](4)许多产品具有竞争力,引起穆斯林及非穆斯林投资人的兴趣。尽管如此,伊斯兰银行在大多数国家的发展仍相当有限,[11]且相较于全球金融体系显得较小。该产业若要起飞及扮演较重要角色,仍有许多障碍必须克服。

2.伊斯兰金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概况

近15年来随着石油资本带来的巨额财富积累,以及伊斯兰移民潮兴起,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如英国、卢森堡、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等,甚至不在沿线的日本,都认识到伊斯兰金融的资金优势和发展潜力,对发展伊斯兰金融进行了研究和试点。

伊斯兰国家存有大量的石油、美元和闲置资金,而国内投资渠道有限,使这些资金渴求良好的投资项目。最初是一些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率先开始发掘这一资源,比如阿联酋的迪拜,早在1975年就成立迪拜伊斯兰银行(Dubai Islamic Bank,DIB)。目前迪拜是伊斯兰金融产品交易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伊斯兰债券上市地。

又如马来西亚,早在2001年,马来西亚就开始在伊斯兰金融领域布局和发力。其中包括在2001年时,与巴林、印度尼西亚、苏丹和沙特阿拉伯共同签定的国际伊斯兰金融市场(IIFM)协议,致力发展现有伊斯兰债券和其他伊斯兰金融产品的交易平台——二级市场;2002年时马来西亚成立的“伊斯兰金融服务委员会”(Islamic Financial Services Board,IFSB)[12]负责制定伊斯兰金融的业务标准,主要提供银行、资本市场及保险产业指导原则,协助伊斯兰金融服务业健全及稳定发展。多年的努力让马来西亚成为全球伊斯兰金融市场领头羊。根据路透社所发布的2015年伊斯兰金融发展报告,马来西亚资产规模最大的伊斯兰银行马来亚银行(Maybank Islamic),其资产规模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AlRajhi银行和科威特金融公司(Kuwait Finance House)。不仅如此,马来西亚在伊斯兰金融资产(包括存款、债券、基金等)市场中,资产规模更位居全球之冠,总额达到4 150亿美元,而沙特阿拉伯(413亿美元)及伊朗(345亿美元)则紧随其后。在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15家伊斯兰银行之中,大马有4家伊斯兰银行上榜,分别是马来亚银行、马来西亚人民银行(Bank Rakyat)、联昌国际伊斯兰银行(CIMB Islamic Bank)和大马回教银行(Bank Islam)。

除了迪拜、马来西亚等伊斯兰国家争夺建设全球伊斯兰金融中心之外,英国、新加坡、日本及中国香港地区等非伊斯兰国家和地区也在争取建立区域性伊斯兰金融中心。2013年10月英国首相卡梅隆在伦敦举办的第九届世界伊斯兰经济论坛上表示,要把英国打造成除迪拜之外的全球第二个伊斯兰金融中心,成为西方世界独一无二的伊斯兰金融中心。英国已发行伊斯兰债券、开设伊斯兰银行或窗口,同时还研究在伦敦交易所推出伊斯兰市场指数,欲在更大范围开展伊斯兰金融业务。

早在2004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就开始从金融法规架构(含税法)、人才培训及国际合作等三大方向着手积极推广伊斯兰金融产业发展。由于新加坡具有良好的银行监管制度、稳定的政治环境和高技能的专业人才等优势,经过近年来伊斯兰金融产业的成长与发展,新加坡正在利用其竞争优势蓬勃发展成为更全面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伊斯兰金融产品给全球投资者。此外由于具有国际仲裁及国际诉讼之相关人才,新加坡正在力争成为未来区域间伊斯兰金融争议调解中心。

中国香港地区自2007年已开始尝试搭建伊斯兰金融平台,并在2014年发行了伊斯兰债券,市场认购超额逾5倍。此后中国香港地区也在积极探讨与马来西亚展开合作,推动跨境伊斯兰债券二级市场的发展。中国香港地区虽然没有如马来西亚一般拥有大规模伊斯兰人口的优势,但目前已经订立了适用于伊斯兰债券的税务架构,也积极利用“中国因素”发展伊斯兰金融。香港金融管理局对此曾表示,香港一向是内地企业集资的集中地,人民币产品如点心债也发展理想,这让中国得以进一步接近伊斯兰金融市场。

日本已加入伊斯兰金融服务委员会(IFSB)并储备发行伊斯兰债券和建立伊斯兰保险。三菱东京日联银行(BTMU)为拓展其在亚洲和波斯湾地区的业务,在2014年6月发行了5亿美元多币种的伊斯兰债券。

除了伦敦、新加坡、迪拜及中国香港地区等国际金融中心重视外,在亚洲方面,印度尼西亚近年来已建立伊斯兰资本市场,印度也于2013年推出伊斯兰金融商品,并在孟买推出第一个伊斯兰股票市场指数。(www.daowen.com)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在大力发展伊斯兰金融中,虽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也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3]

一是部分金融机构只是借伊斯兰金融的招牌。有些非伊斯兰国家、地区的机构基于营运成本、营运效益的考虑,往往把伊斯兰金融机构附属在传统金融机构之下,提供的金融产品,其实只是将传统金融体系里的产品改头换面,再借所谓伊斯兰教义专家审定之名,并不是真正符合伊斯兰教义精神的创新产品,这种附属模式导致伊斯兰金融机构无法独立运作,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业务、风险管理及运营等事务,因此也较难获得伊斯兰世界的尊重和承认。

二是伊斯兰金融二级市场的交易不够活跃。在大多数非伊斯兰国家,伊斯兰金融投资产品信息在市面上贫乏,对这些投资产品陌生的散户,较难获得交易活动如何进行、信息如何发布,以及价格披露过程等信息。因此这些产品普遍在二级市场并不活跃,流动性相对较差,譬如由于市面上没有明显的二级市场,伊斯兰债券的投资者向发行人购买债券后,一般只能持续持有债券,这无疑大大影响了伊斯兰金融的发展。

三是部分国家或地区发展伊斯兰金融,很大程度是为了“刷存在感”,并没有考虑该国或该地区的现实情况。有些国家或地区政府拥有大量的财政盈余,并无财政赤字,其实无需发债,而且,本地暂时也欠缺发展伊斯兰金融的文化和人才。这些国家、地区为了涉足伊斯兰债券市场,往往以行政力量主导发债行为,结果政府最终成了这个市场的主要发行者,不但难以活跃市场和增加市场流通量,还容易成为发展伊斯兰金融市场的障碍。

四是伊斯兰金融未能与工业相结合。工业是金融业的基础,金融业是工业的催化剂,两者紧密结合,才能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伊斯兰世界,融资、保险、制造和物流等所有环节均注入了宗教信仰的元素,大大促使伊斯兰金融和“清真工业”(Halal Industry)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但在不少非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往往伊斯兰金融是伊斯兰金融,工业是工业,两者之间甚少有关联,即使“清真工业”也较少能获得伊斯兰金融的支持。由于从事“清真工业”的企业融资,也须符合伊斯兰教义,但在非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由于目前符合伊斯兰教义的融资渠道十分有限,企业也缺乏吸引伊斯兰投资者的平台和手段,导致“清真工业”较难通过融资改进产品质量和研发新产品,容易错失发展壮大的良机,反过来又影响了伊斯兰金融的发展进程。

3.伊斯兰金融在中国内地的发展概况

与“一带一路”其他国家(地区)积极拓展伊斯兰金融业务的状况相比,中国内地相关业务尚未引起重视。从需求来看,内地有2 000多万穆斯林人口,其对伊斯兰金融有着内在需求,但内地金融业几乎没有提供相关业务。仅2009年宁夏银行进行了伊斯兰银行业务试点,主要是设立伊斯兰金融事业部,探索伊斯兰银行业务的经营与管理。但从整体情况来看,目前伊斯兰银行窗口依然非常紧缺。

中国在加强与境外伊斯兰金融合作方面早已经开始布局和对接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的全球IPO中就有伊斯兰金融的身影。马来西亚的Muamalat银行、卡塔尔的国际伊斯兰银行等伊斯兰金融组织也积极发展中国伊斯兰银行业务。2014年9月10日在宁夏召开的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就涉及“一带一路”倡议在伊斯兰国家的投资与融资业务。中国农业银行于2014年9月在NASDAQ迪拜交易所发行10亿元3年期人民币债券;2015年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发行了约15亿美元的伊斯兰债券,此类试点可在更多西部地区率先开展。此外,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加入IFSB成为准会员。

4.全球伊斯兰金融的发展潜力

目前,从全球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伊斯兰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发展版图中占有重要一极。根据IMF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球人口约为74亿,其中穆斯林人口约为16亿,在全球总人口中占比达24%。[14]近年来,穆斯林人口增长速度略高于全球人口的增长速度,未来穆斯林人口占比很可能还会上升。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预测,2020年全球穆斯林人口进一步提高至27.6亿。伊斯兰世界分布于北非、西非、阿拉伯、伊朗、中亚、巴基斯坦直到东南亚。例如,印度尼西亚拥有1 400万穆斯林人口,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密集的国家。即使典型的非伊斯兰国家也拥有数量可观的穆斯林人口,仅仅在印度一个国家就生活着将近1.4亿的穆斯林,而且这个数字还有强劲的增长趋势。

全球穆斯林人口正在不断增多,同样的,伊斯兰国家的经济也正在快速增长。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有较大上升,主要伊斯兰国家(伊斯兰合作组织[15]OIC国家)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从1987年的约4%上升到2016年的9.6%[16](2016年全球GDP规模74万亿美元,伊斯兰合作组织国家的GDP总额约为7.1万亿美元,在全球GDP中占比9.6%)。

随着伊斯兰世界的不断崛起,伊斯兰金融已经成世界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其市场发展潜力十分引人注目,并且将会有更大范围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