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确定型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确定型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确定型决策问题的特点是:决策问题所处的状态是明确的,每个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确定型决策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涉及的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由于确定型决策问题面临的自然状态表现为不变的外部条件,因而选择方案往往表现为某种优化问题,故对这类问题的决策多使用规划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

确定型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确定型决策问题的特点是:决策问题所处的状态是明确的,每个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决策者的任务是从被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确定型决策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涉及的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由于确定型决策问题面临的自然状态表现为不变的外部条件,因而选择方案往往表现为某种优化问题,故对这类问题的决策多使用规划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在这里我们重点给大家介绍量本利分析方法。

量本利分析法是根据产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利润,控制成本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通常也称为“盈亏分析法”。利用量本利分析法可以计算出组织的盈亏平衡点,又称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等。

量本利分析法由美国的沃尔特·劳漆斯特劳赫在20世纪30年代首创。其基本原理是:当产量增加时,销售收入成正比增加;但固定成本不增加,只是变动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企业的总成本的增长速度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当销售收入和总成本相等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企业不盈也不亏,这时的产量称为盈亏平衡点产量,如图3.1所示。

图3.1 量本利分析法

进行量本利分析的关键是确定盈亏平衡点,也就是说在盈亏平衡点上的利润为零,这时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则盈亏平衡模型为:

销售收入=总成本

在此基础上,如果组织期望获得利润,那么,销售收入一定要大于总成本,也就是说销售收入减总成本等于利润,则盈利模型(即量本利模型)为:

销售收入-总成本=利润

由于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则量本利模型变为:

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利润

也就是:

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利润

如果用销售量乘以单价来代替销售收入,用销售量乘以单位变动成本来代替变动成本,则量本利模型变为:

销售量×单价=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利润

为了使用简便,该模型可以用代数式表示:

QP=F+QV+M

式中:Q——销售量;

P——单位产品价格;

F——固定成本;

V——单位变动成本;

M——利润;

QP——销售收入;

QV——变动成本。

上述模型就是量本利基本模型,如果按贡献毛益考虑,上式中:

F+M=贡献毛益

P-V=单位贡献毛益

(P-V)/P=贡献毛益率

综上所述,可将量本利模型归纳如下:

1.等式法

盈亏平衡点(保本)的销售收入模型:

QP=F+QV(www.daowen.com)

有期望利润的销售收入模型:

QP=F+QV+M

盈亏平衡点(保本)的销售量模型:

有期望利润的销售量模型:

2.贡献毛益法

盈亏平衡点(保本)的销售收入模型:

有期望利润的销售收入模型:

盈亏平衡点(保本)的销售量模型:

有期望利润的销售量模型:

3.经营安全率

经营安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r=(Y-Y0)/Y=(R-R0)/R

式中:r——经营安全率;

Y0——盈亏平衡的业务量;

R0——盈亏平衡的销售收入;

Y——计划或实现的业务量;

R——计划或实现的销售收入。

当销售量或销售收入越大时,企业经营安全率r就越接近于1,说明企业经营得越好,亏损风险越小;若越接近于0,则表示企业亏损风险越大。企业经营安全率见表3.2。

表3.2 企业经营安全率

【例题3.1】已知某企业甲产品的销售价格为8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件,固定成本为300 000元,试计算其盈亏临界点。

解:

保本销售量=300 000/(80-50)=10 000(件)

保本销售额=10 000×80=800 000(元)

或 =300 000×8/3=800 00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