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用户到超级用户:智能商业时代的革命力量

从用户到超级用户:智能商业时代的革命力量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与用户这一概念相对应的是“超级用户”,指的是用户的一个集合体,它集多重的用户身份于一身。自2010年以来,智能手机及各种移动端App应用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快速成长为智能商业里的“超级用户”。“超级用户”对商业效率的改进是革命性的,现在各种商业活动都可以通过用户的一部智能手机轻松完成。

从用户到超级用户:智能商业时代的革命力量

什么是用户?我们通常会认为,在互联网平台上注册了账号,使用账号身份登录并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人就是用户。比如,当你注册了一个微信账号,那么你就是微信的用户;你注册了支付宝账号,就是支付宝的用户。

这是传统上我们对“用户”的定义,很多人也比较能接受这种定义。

但从智慧商业的角度来讲,我更倾向的一种定义是通往智慧商业的用户——“超级用户”和“智能用户”,他们是通过智能终端接入商业基础设施2.0的人(主动接入),或者可以被商业基础设施2.0的服务轻松覆盖的人(被动接入)。

在《末端爆发:商业向心力竞争的深层逻辑》这本书中,我提出未来的智慧商业将由“商业体、合伙人和用户”构成,他们会取代现在的“公司、员工和消费者”,每一位用户都将作为智慧商业的一个末端接入商业体,成为整体智慧商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显然,这里的用户并不单纯等同于某一个互联网账户的使用者,而应该是支撑“末端经济”有效运行的一个基本单元,甚至是构成智慧化商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一个神经末梢)。

而与用户这一概念相对应的是“超级用户”,指的是用户的一个集合体,它集多重的用户身份于一身。比如当一个人同时是天猫、菜鸟、支付宝、微信、微博、京东、脉脉、滴滴、摩拜、高德地图等多个商业体或商业基础设施2.0的用户时,他就可以被称为智慧商业时代的“超级用户”。(www.daowen.com)

“超级用户”对整体商业效率的贡献要远大于普通用户,因为他本身就已经打通了智慧商业的多个环节,可以经由多个商业基础设施2.0(或多个商业体)的商业协同作用,带来商业效率的交叉提升。比如当一个人将微信的用户身份、丰巢的用户身份和电商的用户身份打通以后,就可以通过微信方便地买卖商品和收寄快递,围绕着他个人产生的商业效率将受益于微信、丰巢和电商三大商业基础设施2.0的协同作用和叠加作用,整体的商业效率会显著提升。

自2010年以来,智能手机及各种移动端App应用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快速成长为智能商业里的“超级用户”。阿里巴巴腾讯、新美大等公司打破各自的商业边界,通过战略合作、投资入股、分配接口等方式将各种第三方手机应用打通,将众多的手机应用集合在微信、支付宝、美团点评等一个超级App之内,有效促进了“超级用户”的成长与成熟。以微信为例,仅微信钱包就已经集合了包括金融服务、生活缴费、城市服务、交通出行服务、外卖服务、电商服务和酒店服务等诸多商业基础设施2.0的用户服务。而微信小程序集合的用户服务种类更是数以千计,人们仅使用微信一个手机应用程序就可以成为智慧商业时代的“超级用户”,随时随地接入各种智慧化商业基础设施。

“超级用户”对商业效率的改进是革命性的,现在各种商业活动都可以通过用户的一部智能手机轻松完成。人们买火车票不用排队了,买电影票不用跑去柜台了,打车也不用顶着烈日在马路边拦车了,甚至申请消费贷款都不用跑银行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智慧商业时代,几乎所有最具效率的新兴商业都是因用户而生的,一个商业体有了用户就有了效率,有了用户就成了新物种、独角兽,而“消费者”早已经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商业进步的脚步不停歇,属于“消费者”的商业时代已如滔滔江水滚滚东去,而属于“用户”的商业时代则恰似旭日初升光照寰宇。未来智慧商业中的每一个商业体,不管它处于产业链的哪一个环节(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也不管它是大品牌格力美的,还是大央企中国银行、中国高铁,若是不去经营自己的“用户”,不重视与“用户”建立起即时响应的商业连接,就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摩托罗拉,很快被其他的智慧商业体淘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