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包青天再现!揭秘错账原因及纠正方法

包青天再现!揭秘错账原因及纠正方法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错账的性质及成因。填制会计凭证或登记账簿发生的差错,一经查出就应立即予以纠正。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发生以上情况,应运用红字冲销法或补充登记法予以纠正。错账的查找方法。详查即全面检查。错账更正方法具体运用。记账出现错误时,不能随意涂改,必须按照规定的办法予以更正。更正时,在错误处划一红线,以示注销。会计人员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金额写成5 000元,并已据此登记入账。

包青天再现!揭秘错账原因及纠正方法

(1)错账的性质及成因。

填制会计凭证或登记账簿发生的差错,一经查出就应立即予以纠正。由于差错性质不同,发现的时间也有先有后,因而采用的更正方法就有所不同。

①因记账凭证本身错误造成的错账。

错账性质:不符合会计原理、准则、制度的错误,以及计算错误,造成错误记账凭证入账,最终导致错账。具体有会计科目运用错误、记账方向错误和金额错误。

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发生以上情况,应运用红字冲销法或补充登记法予以纠正。

②记账凭证无误,只是登记入账或结算发生额和余额时发生错误。

错账性质:记账(也称登账,或过账)时发生的错误,主要表现为重记、错记。

错记又表现为错记摘要、错记会计科目、错记记账的方向、错用记账墨水、错记金额。

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发生了重记或错记情况,应运用划线更正法予以纠正。至于漏记,发现后通过补记即可。

(2)错账的查找方法。

如果账簿记录有误,应及时查找。查找错账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抽查法;二是详查法。

①抽查法。

•差数法。差数法即是根据错账的差数,回忆查找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和账簿、凭证中,有无与错账相同的数字,这种办法对于发现漏记账目最为简便。例如,一笔业务只在借方账户做了记录,而贷方账户则漏记了,或者相反,则差数即是漏记账目的数字。

•除2法。除2法即是先将差数用2来除,如果能除尽,有可能是一方重复记录的错误,且商数就可能是重记的数字。因为如果记账记错了方向,如应记贷方的记成了借方或者相反,就使一方的合计数加大,而另一方的合计数减少,其差数正好是记错了方向数字的1倍。例如,已查明,借方合计数大于贷方合计数360元,除以2得180元。这时就可以查找有无一笔180元的贷方记录被错记为借方记录。

•除9法。除9法即先将差数用9来除,如果能除尽,可能属于下列三种情况之一。

◆顺序错位。例如,将300写成3 000或30 000、30以及3等,这样就将原来的数字扩大了9倍、99倍,或缩小了1/10、1/100,等等。因此,如果差数能被9或99以及999等除尽,则所除得的商数就是错位的数字。根据商数或者将商数扩大10倍、100倍、1 000倍或缩小了1/10、1/100、1/1 000等之后,就能查找到写错的数字。例如,已查明,借方合计数大于贷方合计数2 700,用9来除,商数为300倍,这时就查有无一笔3 000的贷方记录错记为300。

◆两位数的两个数字颠倒,其差数都是9的倍数,被9除以后的商数正好等于这个两位数中的两个数字的差额。例如,把98颠倒为89,其差数为9(98—89),差数以9所得商数为1,颠倒的两个数字之差也为1;又如,把13颠倒为31,其差数为18,用18除以9所得商数为2,颠倒的两个数字之差也为2……这种情况很多,为了使用方便,特列“两位数颠倒便查表”,如表9—1所示。

表9—1 两位数颠倒便查表

根据表9—1,当出现错账时,可推断有哪些两位数中的两个数字之差等于所发生的差数除以9后的商数,并据以查找记账金额中的这个颠倒数。例如,已查明,借方合计数大于贷方合计数36,除以9商数为4,根据这个商数,见表中第4行,则有可能贷方是把84写成48,或者把73写成37、62写成26、51写成15、95写成59,等等。又在记账金额中查到有51,则就有可能是这个数颠倒为15。

◆三位及三位以上的数中相邻两个数字顺序颠倒。正确数与错误数的差额也是9的倍数,被9除后的商数其首位数字以下的数字都是0,且商数的首位数字正好等于颠倒的两个数字之差,如表9—2所示。

表9—2 多位数颠倒便查示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三位及三位以上的数中相邻两个数字颠倒,其差数被9除以后,若得到商数是一位数,则是这个数中最末两个数字颠倒。若得到商数是两位数,个位是0,则是这个数中的百位与十位数颠倒,若得到商数是三位数,且个位与十位均为0,则是这个数中的千位与百位颠倒,以此类推。例如,经查明,借方合计数大于贷方合计数630,除以9商数为70,则查记账金额中是否有一笔三位或三位以上的数中百位与十位数弄颠倒了。

②详查法。

详查即全面检查。当用抽查法仍不能找出错误所在时,就可考虑采用这种办法。详查法可以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两种。

•顺查法。顺查法指按照记账顺序,以原始凭证开始,逐步查到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为止。

首先,核查记账凭证是否与所附原始凭证相符,凭证中数字与合计的计算有无差错。

其次,将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有关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及日记账逐笔进行核对,检查有无漏记、重记及错记等情况。

最后,检查账户发生额试算表的抄写是否正确,结算是否正确。

•逆查法。逆查法指按照记账的相反顺序,从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开始,一直查到原始凭证为止。

首先,核算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中的数字及抄写是否正确。

其次,逐笔核对有关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

最后,核查记账凭证与所附原始凭证是否相符。

(3)错账更正方法具体运用。

记账出现错误时,不能随意涂改,必须按照规定的办法予以更正。更正方法主要有: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

①划线更正法。

这种办法主要用于更正在结账前发现的账簿记录中的文字或数字错误。更正时,在错误处划一红线,以示注销。划线时,要划出错误文字或数字的整个数码,不能只划其中个别数码。然后在红线上空白处填上正确的数字或文字,并由更正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示负责。例如把203.68误写为223.86,则应作如下更正:

②红字更正法。

这种办法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记账凭证用错了会计科目,借贷方向记反了,记账金额书写错误等。其更正办法是:

•填制一张内容与错误凭证完全相同的金额是红字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中注明“更正×号凭证错误”,并据以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冲销原有的记录。(www.daowen.com)

•用蓝字填制一张符合经济业务内容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例61—1】某企业销出一批商品,计500元,货款已通过银行收到。会计人员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金额写成5 000元,并已据此登记入账。原错误会计分录如表9—3所示。

表9—3 记账凭证

更正时,将多记金额4 500元,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记账凭证,其会计分录如表9—4所示。

表9—4 记账凭证

把此记账凭证登记入账后,有关账户中的原错误记录便得到更正,如表9—5、表9—6所示。

表9—5 主营业务收入

表9—6 银行存款

③补充登记法。

此办法主要用来更正当记账以后,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填金额小于应填金额而产生的错误。更正方法是:将少记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中注明“更正×月×日第×号凭证错误”。并据以用蓝字登记入账,以补充原少记金额。

【例61—2】本单位职工李某预借差旅费1 600元,在填写记账凭证时,误写成1 400元,并据以登记入账,其记账凭证如表9—7所示。

表9—7 记账凭证

更正时,再填制一张记账凭证,补充少记的200元。其记账凭证如表9—8所示。

表9—8 记账凭证

将以上记账凭证登记入账后,则有关账户的错误得以更正,如表9—9、表9—10所示。

表9—9 库存现金

表9—10 其他应收款

以上会计差错及其更正方法,可汇总列表如表9—11所示。

表9—11 会计差错及更正方法对应

(4)会计电算化方式下的错账性质、成因及更正方法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方式下的错账性质,由凭证错误而引起,也就是说,在计算机正常运行情况下,只存在记账凭证错误导致的错账,不存在登记入账的记账错误,也就不存在划线更正法。

手工方式下的补充登记法和非全额红字冲销法,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是不宜采用的。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本年度内发现因记账凭证所发生的任何错误,都应采用全额红字冲销法进行错账更正,强调必须是全额冲销,即填制一张与错误凭证内容一致、有明确的摘要说明、金额为红字的记账凭证,然后再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入账。

如此规范会计电算化方式下的错账更正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①采用补充登记法或非全额红字冲销法更正错账,存在应用上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满足计算机自动对账的需要,尤其是无法满足计算机自动进行往来对账的要求。

往来自动对账是指计算机根据对账依据进行自动核对、勾销。往来对账是将本单位的账与有往来关系的对方单位的账进行核对。对方单位账就是对方单位提供的对账单。对账前需要将对账单录入或导入到本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中。本单位的账在记账后自动产生。计算机实现往来自动对账的前提条件就是对账的依据必须一致,自动对账的依据包括金额相等、方向一致、结算方式和结算票号相同,只有这几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实现自动对账。如果一笔经济业务被人为地分割成几笔记录数字,计算机将无法自动识别,对账的勾对工作将无法自动实现,虽然会计软件在提供自动对账功能的同时也提供了手工对账的功能,可以进行人工判断进行干预,确认相符后实行强制对账,以防止由于人为差错造成的结算方式、结算票号误输而影响对账,但这势必会大大地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失去了为提高工作效率而利用计算机实现自动对账的意义。

②采用补充登记法或非全额红字冲销法,不能正确反映账簿中的发生额和科目对应关系,不能完整地反映出经济业务或事项的原貌,审计线索缺乏直观性,也不利于会计电算化的账务自动取数工作。

采用红字冲销法,不仅符合会计原理,而且能清晰地反映账簿中的发生额和科目对应关系,而且还完整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和资金运动的来踪去迹,更符合会计电算化的自动对账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