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苏州高新区助力万山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打造优秀师资队伍

苏州高新区助力万山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打造优秀师资队伍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苏州高新区与万山区两区教育部门签订《教育结对共建协议》《组团式教育帮扶协议》《教育对口帮扶工作计划》,苏州高新区派出“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来万山区支教。苏州高新区帮扶教师到来,为铜仁四小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随着帮扶成果日渐丰硕,2019年下半年以来,苏州高新区“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坚持“立足四小、帮扶周边、辐射万山”的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城区及周边学校教育质量整体进步。

苏州高新区助力万山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打造优秀师资队伍

◎ 陈 阳

仲夏时节,铜仁市第四小学课堂上,教师刘淑芳刚讲完课,看着台下听得意犹未尽的学生,她笑呵呵地说:“从苏州老师那儿学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真令人受益匪浅。”

铜仁市第四小学位于铜仁市万山区,由原铜仁市逸夫小学整建制搬迁而来,新校于2015年9月开学。这所年轻学校,教师也大多年轻,教学经验较为薄弱。

如何实现教育“提质增速”?东西部扶贫协作带来契机。

2018年,苏州高新区与万山区两区教育部门签订《教育结对共建协议》《组团式教育帮扶协议》《教育对口帮扶工作计划》,苏州高新区派出“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来万山区支教

以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总集团为龙头,苏州教育帮扶团队将铜仁市第四小学作为主要帮扶对象,在教学需求、团队组合、师资培养、课堂教学、帮扶方式等方面,实现先进教育理念植入、先进管理经验落地、先进教学制度生根。

苏州高新区帮扶教师到来,为铜仁四小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从细节中抓管理、从研判中促管理、从特色中强管理,苏州高新区教育局选派的行政管理老师首先发力,通过提建议、共享教育资源、开办“校长成长营”活动等方式,为万山教育管理系统提供新思路

既要抓管理,也要抓教学。随着深入课堂,全面接触教学,帮扶团队发现了很多共性问题:学生习惯差、基础知识薄弱、家长重视不够、教育理念落后。同时,校园安全意识、服务意识、教师培养、家长培训等方面也都存在短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书育人无法一蹴而就。帮扶团队的老师们清晰定位,要解决万山教育发展问题,最重要的是结合实际、注重实效。(www.daowen.com)

课上认真教学,课后悉心辅导,帮扶团队老师们对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给予关注,也给予更多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学会思考和表达。

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帮扶团队老师还先后开设万山区小学数学英语和中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根据万山学生现状,学科工作室分别以培养数学思维、促进英语词汇自学能力、提升想象力等项目研究为切入点,线上线下平台同步实施教学。

随着帮扶成果日渐丰硕,2019年下半年以来,苏州高新区“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坚持“立足四小、帮扶周边、辐射万山”的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城区及周边学校教育质量整体进步。

30多节各级公开课、多次送教下乡、40多个区级校级讲座、2个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10万元贫困学生扶贫经费、3.6万元器材捐赠……这一串数字,是教育帮扶团队含辛茹苦的付出。

苏州帮扶老师带来了新的资源和经验,也让在校的老师们得到更快进步的机会,“自我造血”能力明显加强。

牢牢把握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的政策机遇,万山既“请进来”,又“走出去”。积极选送区域内的老师至苏州高新区进行学习深造,由他们带回来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助力万山教育再提速。

自2014年以来,万山已累计获得苏州高新区教育帮扶资金4961万元,36所中小学、幼儿园与苏州高新区36所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实现了两区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全覆盖。

同时,万山共选派了120余名校(园)长及骨干教师到高新区各学校跟岗学习,全区校园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造血’式帮扶,他们在万山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师资队伍。”铜仁市第四小学副校长李菊钗感慨,两区合力,如今万山教育工作已开创出崭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