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甬黔携手,助力教育扶贫

甬黔携手,助力教育扶贫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9年6月17日至19日,宁波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朱达到黔西南州开展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此外,甬黔两地中职学校积极搭建职教平台,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截至2019年底,黔西南州向宁波对口支援职业院校输送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20名,将有力地精准落实“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理念。

甬黔携手,助力教育扶贫

2019年12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节目专题报道《结对帮扶提高贵州贫困乡镇教育水平》,聚焦宁波慈溪市对黔西南州安龙县、兴仁市通过创新“优质师资走出去、贫困学生请进来、教育就业一条龙”的立体式帮扶模式,助推两县(市)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呈现了东西部教育组团式帮扶的亮点和特色工作,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东西部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在甬黔两地党委、政府的部署下,两地教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互访和共商中,构建了帮扶机制,将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向纵深方向不断深入。

2019年4月23日,黔西南州教育工委副书记、州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喜明率队到宁波对接东西部协作教育扶贫工作。

2019年5月23日,浙江省慈溪市有关领导率慈溪市党政代表团到兴仁市考察调研对口帮扶工作,在凤凰中学启动了“慈爱助黔有福童享”慈溪·兴仁爱心公益教育协作项目,举行“爱心益百”揭牌、“天文社团”科普基地授牌仪式,兴仁市与慈溪华东轻纺教育发展基金签订合作协议。

2019年6月17日至19日,宁波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朱达到黔西南州开展教育对口帮扶工作。

为更好更全面抓实帮扶工作,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制定了《黔西南州东西部协作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以“州级统领、县级主抓,中心校落实”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结对帮扶。

2018年底黔西南州共有94所学校与东部地区学校“一对一”结对,其中兴义8所、兴仁13所、安龙12所、贞丰6所、普安10所、晴隆15所、册亨16所、望谟6所、义龙6所。

截至2019年底,黔西南州现已完成宁波318所、北京2所、广州4所、上海1所、长春1所、杭州1所、辽宁1所,共328所学校与黔西南州327所乡镇以上中心校帮扶结对全覆盖。其中:中心校128所,乡镇中小学126所,州(县、市)直属中小学40所,中职8所,高校2所,幼儿园23所,共计327所学校,辐射村级学校及教学点595个。

在教育组团式帮扶过程中,甬黔两地的教师交流互动是课堂变革的重要抓手之一。2019年,宁波共组织201名校长、教师赴黔西南州送教,黔西南州派出264名校长、教师到宁波挂职学习培训。暑期时,宁波累计为黔西南州培训教师达38594人次,其中线上培训教师32470人次,线下培训教师6124余人次。通过交流互动,为黔西南州教师注入了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黔西南州在课堂教学转型升级,推动课程改革、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取得新进展。(www.daowen.com)

在进行教师交流互动的同时,黔西南州以智慧教育支撑,依托“互联网+”模式,宁波对黔西南州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同步课堂、同步教研、精准送课,在线培训,采取资源共享方式,拓展课程开发。同时,采取资源共享方式,拓展课程开发,打造学生成长第二课堂

宁波市惠贞书院小学副校长、挂职册亨县教育局副局长李晓蕙介绍说,2019年9月份开始,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部署了第一个行动计划,并公布了一份“互联网+名师”直播课程清单,所有课程受益的不仅仅是全区师生,还将破解技术难题、打破时空限制同步到册亨县课堂,让册亨学子共享江北优质教育。“互联网+名师”直播课程得到了来黔西南州参加全国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经验交流会的专家、学者、教师高度评价。

此外,甬黔两地中职学校积极搭建职教平台,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截至2019年底,黔西南州向宁波对口支援职业院校输送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20名,将有力地精准落实“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理念。

“我们现在是不单是解决了学生学习文化的过程,我们还解决了学生学习技术,然后,他们有一技之长来走上社会,这样的话,学生不光是在我们当地就业,还是回到家乡去就业,都不会成问题。”慈溪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成说。

在扎实推进甬黔“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中,黔西南州与宁波深化团队协作,按照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部署,黔西南州“教育组团式”试点学校目标任务8所,目前已完成18所,宁波制定了详实“组团式帮扶”方案,组建了18个团队72名骨干教师帮扶团队,对黔西南州试点学校薄弱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帮扶,适时开展远程教育互动,向受援学校教师上示范课,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全面开展立体式帮扶。

以黔西南州贞丰民族中学为例,作为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中学组团式帮扶学校,两校签结对签约后,海曙区为贞丰民族中学配备了3名教师,挂任学校副校长、中层干部等职务,深度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为学校管理运作注入新鲜血液,提高管理水平全力推进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他们深入教学一线,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充分了解学校的具体学情、学生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等,结合宁波地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创造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同时,除学校管理外,他们下沉各教研组,言传身教示范引领,分别在组上开展示范课、同课异构、教研教改讨论会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形成优势互补,提高和促进该校各教研组教师专业成长。此外,帮扶团队还适时开展专题培训,助力提高办学水平,效果明显,增强广大教师对职业的热爱。

通过结对帮扶,使黔西南州受援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师业务水平、学生学习资助等方面工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