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正安到上海,看菜园子如何变成了菜篮子

从正安到上海,看菜园子如何变成了菜篮子

更新时间:2025-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叫李国文,2018年8月来到遵义市正安县对口帮扶,挂职正安县委常委、副县长。如何壮大正安县的产业基础,打通遵义“菜园子”和上海“菜篮子”供销系统,畅通高山蔬菜从地头到餐桌之路是摆在我们援黔干部面前一个现实课题。为此,我紧紧围绕正安县的“三盆菜”,打好“三张牌”。

人/物/名/片

李国文,男,杨浦科技创新集团副总经理。2025年挂任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委常委、副县长。2025年,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我叫李国文,2025年8月来到遵义市正安县对口帮扶,挂职正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来正安之前,听说过遵义,但完全没有听说过正安这个县。来了之后,感觉县城没想象中那么贫穷。当然,这也正是这些年脱贫攻坚的成果,整个城市面貌有着让人不乏欣慰的呈现。但全面深入了解后,发现城乡差距蛮大。我发觉,“穷”,是穷在偏远山区。

贵州的绿水青山孕育了绿色优质农产品,但这些农产品却“养在深闺”,卖不出去。我原来在杨浦区是做科技园区运营管理的,所以对于“企业和产业”比较熟悉和了解。到了正安,发现当地最缺的其实是企业、企业家,而这正是导致正安产业基础非常薄弱的关键所在。(https://www.daowen.com)

如何壮大正安县的产业基础,打通遵义“菜园子”和上海“菜篮子”供销系统,畅通高山蔬菜从地头到餐桌之路是摆在我们援黔干部面前一个现实课题。

上海是一个“大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大竞争”的市场。正安蔬菜要做到“黔货出山”,面临的不仅是当地的蔬菜商品意识淡薄、现代化规模种植不够、冷链物流滞后等切实问题,更面临着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在上海大市场上竞争比拼的现实境况。

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还得有问题的解决之道才行。为此,我紧紧围绕正安县的“三盆菜”,打好“三张牌”。针对正安的方竹笋、黄花菜和菜心三个单品,打好“人无我有”的先手牌,“人有我特”的差异牌和“人特我优”的实力牌,畅通了上海市场的销售渠道,做出了规模,做出了效益,做出了品牌,从而成功实现正安“菜园子”有效对接上海“菜篮子”,既助力正安脱贫攻坚,又丰富了上海市民饭桌之需,实现了对口帮扶的合作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