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诚信守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根本前提

诚信守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根本前提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诚信是传统儒商的立身之本和经营之道。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把诚信和法治相结合,确立诚信守法原则,是儒商精神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良性政商关系的根本前提。诚信守法是政商合作与互动的准绳,是构建良性政商关系的制度基础。总之,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必须构建公开公正的法治化亲清政商关系。这主要是政企沟通协商的保障问题。

诚信守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根本前提

诚信是传统儒商的立身之本和经营之道。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把诚信和法治相结合,确立诚信守法原则,是儒商精神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良性政商关系的根本前提。

传统的政商关系是建立在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的关系,尤其是建立在官商个人利益基础上的政商关系,依存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具有浓厚的人格化特征。相反,新型的政商关系是建立在制度化、法治化基础上的平等、独立、合作和互补的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政商关系,与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具有鲜明的非人格化特征。

就政府来说,法无授权则止。政府权力法治化,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既要有权力清单,也要有责任清单;既要解决政府越位问题,也要解决政府缺位问题;既要减少事前审批,也要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既要建立规范政商交往的制度体系,也要完善权力监督和追责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部门累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18项,彻底清除非行政许可审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取消269项,国务院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取消320项。另外,中央层面核准的投资项目数量累计减少90%。更重要的是,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将政府职能、法律依据、职责权限等内容以权力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截至2016年,全国31个省级政府部门均已公布权力清单。政府权力边界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清晰。

就企业来说,法无禁止则行。企业拥有明确和独立的产权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拥有充分的决策权,能够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自主决策,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民事责任。企业行为法治化,将资本纳入法治的轨道。同时,在依法规范民营企业家行为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扩大企业家有序参与决策的渠道,实现民主和科学立法,从源头上保证政府和企业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企业要发扬儒商的诚信守法精神,守法办企业、诚信搞经营。在此基础上,企业更重视法律而不是权力,更重视信用而不是关系。诚信守法是政商合作与互动的准绳,是构建良性政商关系的制度基础。这种基于法治诚信基础上的平等、独立、合作和互补的政商关系,有利于法治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设。可喜的是,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出台,企业家对于最关心的产权问题心有所安。当然,随后的张文中、顾雏军、许容华三大产权案的重审,给企业家带来了更大的信心。2021年将有更多的产权案会平反昭雪,那么,企业家对于未来将充满信心。

总之,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必须构建公开公正的法治化亲清政商关系。此外,要确实贯彻落实2020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和2020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充分发挥统战部、工商联的积极作用,“依托统一战线开展政企沟通协商”,建立制度化的政企民主协商制度。这“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关键之举”。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www.daowen.com)

一是规范沟通协商内容。主要是规范政企沟通协商的客体,即规范协商什么。很清楚,应当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重要内容进行沟通协商及其规范,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⑴经济发展形势和情况,包括经济形势、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研判等内容。⑵经济发展规划和部署,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经济工作部署等内容。⑶经济发展政策和法律,包括重要的改革举措和涉企政策,以及重要的涉企法律法规制定和修改等内容。⑷经济发展环境,主要包括营商环境、亲清政商关系等内容。⑸经济发展问题,主要是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以及重点骨干民营企业风险防范和危机处置等问题。

二是创新沟通协商形式。这主要是创新政企沟通协商的方法,即创新如何进行沟通协商。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就协商事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同民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代表进行沟通协商,如事前沟通、座谈会和恳谈会等方式。另外,还可以通过考察调研、参加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协商。就考察调研方式而言,要建立民营经济代表人士专题调研制度,每年开展重点考察调研,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听取调研提出的意见建议。至于参加会议方式,就是在民营经济占比较大的地方,党委和政府在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和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会议时,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修改相关地方性法规时,可邀请民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代表参加。有关部门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一般应委托行业协会商会提出意见。

三是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督办反馈和评价机制。这主要是政企沟通协商的保障问题。建立健全联系服务机制,主要是以行业类、专业类商会和乡镇、街道商会为重点,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商会制度,畅通商会向党委和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渠道。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制定和实施政商联系交往的正面、负面清单,明确了政商交往中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规范政商交往行为,促进政商关系亲清互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督办反馈机制,主要是以督办和反馈的方式,把政企沟通协商所达成的意见、建议和成果要及时落实落地,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主要以政企沟通协商成效为基础,以第三方评价为保证,加强奖惩和容错机制,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强化政企沟通协商的执行力,推动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