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果断裁员,防止企业陷入深渊

如何果断裁员,防止企业陷入深渊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危机,假如需要裁员的话,就要果断施行,千万不能心慈手软。7月27日,IBM宣布,裁减35000名雇员。在郭士纳大刀阔斧进行裁员的过程中甚至连他自己的兄弟也未能幸免。郭士纳对此表示不屑。尽管他决定裁掉成千上万的员工,但郭士纳或许可以让迪克成为例外,他或许可以让迪克继续在IBM做咨询工作。可郭士纳觉得一边使员工们相信IBM就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又把自己的兄弟留在身边,他会良心不安的。

如何果断裁员,防止企业陷入深渊

面对危机,假如需要裁员的话,就要果断施行,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哈佛管理专家认为:当公司面临重大危机时,管理者必须压缩开支和精简机构,这时,进行裁员是难免的,对于公司一些碌碌无为的人只有让他们另寻高就。

路易斯·郭士纳曾经是世界企业霸主——IBM公司总裁,也是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最顶尖的管理者之一。

郭士纳于1993年4月1日就任IBM首席执行官时,IBM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亏损十分严重。他知道雇员们心里最急迫的问题就是:我一个月后还会在公司干吗?半年之后呢?为了使雇员们不致惶恐不安,郭士纳刚上任五天就竭力向雇员们保证,虽然他的扭亏为盈计划难免会伤害一些人,但他会尽力缓解痛苦。他知道每个首席执行官在动手裁员前都说这话,可是他在4月6日的一份备忘录中说的却是肺腑之言,备忘录中说:“你们中有些人多年效忠公司,到头来反被宣布为‘冗员’,报刊上也登载了一些业绩评分的报道,当然会让你们伤心愤怒。我深切地感到自己是在要大量裁员的痛苦之时上任的。我知道这对大家都是痛苦的。但大家都知道这也是必要的。我只能向你们保证,我将尽一切可能尽快地度过这个痛苦时期,好让我们开始向未来看,并期待着重建我们的企业。”

他用电子邮件把这份备忘录发给IBM的所有员工。这和IBM以前的领导人与雇员沟通的方式大相径庭,不再用前首席执行官约翰·阿克斯的正式电视讲话这一办法了,因为雇员们都知道不必理睬他的讲话。而现在第一次有位IBM的首席执行官把电子邮件发给全公司的人。这是非正式的、个人间的和前所未闻的——而且很难避免。有谁能不打开公司的新首席执行官写给自己的电子邮件呢?从一开始,郭士纳就试图突破传统,想表明IBM不必要那么一板正经,随和的方式也是很好的。

听了郭士纳的话,IBM的员工中很少有人会完全放心。但是郭士纳知道自己真的别无选择。正如他所说:“90年代的启迪就是,世界上任何地区的公司都不能保证一个员工都不辞退。那是空头支票。”

但是,他知道要开通与员工交流的渠道,他希望大部分人都会理解他的坦诚态度。当然,会裁减更多人员,但是他也希望,那些有幸留下的员工会开始感觉到过了一关。因为他向留下的员工许诺,一旦裁员结束,就不再裁员了。留下的人会觉得他们的工作在长期内是有保障的,他们能毫无忧虑地重新工作。他何时行动呢?在这个关头他还不知道。但是他决心已定,在不可避免的一次性裁员结束后,他要说:“我们可以对客户、雇员和股东说,我们公司不是一味裁员。裁员工作已经过去了。”

当郭士纳下定决心重组IBM公司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的进程。公司的创始人老托马斯·沃森和他的儿子早已去世,但他们的影响,尤其是老沃森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父子俩创立并设计的企业文化是IBM鼎盛时期的支柱;但也正是这种日益变形、扭曲了原意的企业文化使IBM最近几年日渐衰弱。郭士纳知道改变企业文化并非易事,因为它已经如强力胶一般使公司与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但他同时也知道,要想使IBM重振旗鼓,就得打破这种旧的企业文化。

7月27日,IBM宣布,裁减35000名雇员。

IBM的人数从1986年顶峰时的406000人下降到1993年元月的301000人。而且当时预计到1994年底会降到225000人。

在郭士纳大刀阔斧进行裁员的过程中甚至连他自己的兄弟也未能幸免。长久以来,IBM的管理人员一直在研究关于重组、降低成本的提议,启动了一个又一个计划,直到媒介和金融分析家们得出结论,公司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了。郭士纳对此表示不屑。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些问题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没人愿意正面解决这些问题。他在RJR纳贝斯克公司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如何转变一个大公司的问题,他自信对IBM可以采取同样的办法。(www.daowen.com)

郭士纳执意摧毁那些已在公司建立起来的势力范围和地盘。“不能有政治家,”他说,“应解雇政治家。”为了贯彻他的观点,郭士纳采用了另一种战术:“我们公开处理了不愿执行新计划的几个人。这是为了告诉每个人,我们是动真格的。”其中一位公开的靶子与这位新的首席执行官的关系很近,就是他的兄弟,迪克·郭士纳。迪克·郭士纳亲切、和善,人缘也好,是老IBM的缩影。人们一度以为也许该是迪克·郭士纳成为代替约翰·阿克斯的人。迪克由一名工程师起家,而后升至IBM亚太集团的负责人,1988年被任命管理有诸多麻烦的个人电脑业务。任职以前,他生了一种怪病,3年没有工作。做了两次脊柱手术后,他被诊断为患了莱姆关节炎。迪克1992年11月离开IBM,第二年春季回来参加一个历时90天的咨询项目。这使他能比较靠近他的兄弟。

兄弟俩都觉得处境尴尬:郭士纳领导着公司,而迪克有可能让IBM其他人知道这位新老板是什么样的人。郭士纳不喜欢他的兄弟在身边——不是因为迪克过分谈论这位新老板。郭士纳爱他的兄弟,但是他想有一个好的、没有障碍的开端,而迪克挡了他的路。新官上任,郭士纳计划让IBM赶快行动起来。像迪克一样的人必须离开,可他们是兄弟。

尽管他决定裁掉成千上万的员工,但郭士纳或许可以让迪克成为例外,他或许可以让迪克继续在IBM做咨询工作。可郭士纳觉得一边使员工们相信IBM就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又把自己的兄弟留在身边,他会良心不安的。

迪克记起他们在IBM第一次遇见时,“我们俩都有点儿不安”,他承认,“郭士纳和我都觉得我再呆下去是不合适的。我身体不好,3年来,我没做过什么事情,那个团队把事情办砸了,我也是其中一员。郭士纳最不愿意看到老班子中的一员恰好是他兄弟。”不只因为这些,迪克说,他已准备离开IBM了。“每个人都问我,郭士纳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该如何讨好他。这太让人受不了。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自己3个月的任务就要结束了。”类似的话只出现在公开场合。尽管这样,郭士纳的做法仍使很多员工感到他至少是大公无私的。

即使让他亲兄弟离开的决定是痛苦的,郭士纳也丝毫不动声色。他真正表现出一种给IBM带来新生命的决心。别人认为他铁石心肠,是个顽固的人,是个为达到自己目的出卖亲兄弟的混蛋。没错,他们是对的——这也是郭士纳要达到的目的。他在备战,希望人们严肃对待这场战争。否则,会有更多的人作为靶子被推出来示众。

显然,通过郭士纳的事例不难看出,解雇员工是痛苦的,但又是非常必要的,若是解雇背叛公司的人还好说,怕就怕解雇那些不是太称职的人或者一些老职员,这就需要勇气和谨慎。

机会要选择适当。如果想解雇他,应该选择对公司最为有利的时机。以便更大限度地减少解雇他给公司职工带来的震动和对公司带来的伤害。

对任何公司的管理者来说,开除或解雇员工,总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因为这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公司存在着某些缺陷或不足之处。但是如果解雇的是一个存在一天对公司就为害无穷的“捣乱分子”,则没有一点值得留恋的。

公司面临危机时,裁员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法,裁员不一定能渡过危机,但至少可以减轻公司的负担,同时也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