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从贸易口岸到工商业中心

上海:从贸易口岸到工商业中心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和资本最为集中的地方,是“主要的世界都市工业中心之一”[7]。据统计,1895—1911年,外商在中国共投资开办91家企业,其中41家在上海,占总数的45%,开办资本总额占全国的43%。据统计,1933年上海工业总产值已达11.18亿元,几乎占当时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8]由此,上海从一个纯粹的贸易口岸转变成制造业与商贸业齐头并进的一个工商业城市。

上海:从贸易口岸到工商业中心

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和资本最为集中的地方,是“主要的世界都市工业中心之一”[7]

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西方列强未经中国政府许可,就在上海开办起近代工厂,包括船舶修造厂和缫丝厂等。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列强攫取了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权利,各国在上海投资迅速扩张。据统计,1895—1911年,外商在中国共投资开办91家企业,其中41家在上海,占总数的45%,开办资本总额占全国的43%。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近代企业相继涌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军事工业企业——江南制造局。另外,清政府开放和鼓励民间资本创办实业。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互相争斗,无暇东顾,上海民族资本工业迅速成长起来。(www.daowen.com)

据统计,1933年上海工业总产值已达11.18亿元,几乎占当时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另据《全国主要都市工业调查初步报告提要》记载,1947年全国工厂总数14076家,其中上海工厂7738家,占总数的53.9%;全国工人总数682399人,其中上海工人367433人,占总数的53.8%——都达到全国的半数以上。[8]

由此,上海从一个纯粹的贸易口岸转变成制造业与商贸业齐头并进的一个工商业城市。[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