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蓝渔业的特征分析

深蓝渔业的特征分析

更新时间:2025-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蓝渔业作为一种新型海洋渔业业态,其发展条件、发展环境、发展模式与传统海洋渔业相比,显示出多方面的自身特性。深蓝渔业的发展依靠一整套的贯穿全产业链运营过程的技术装备体系的支撑,离开了现代技术装备体系的支持,深蓝渔业便失去了产业发展的基础。总之,深蓝渔业养殖、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产业链的一体化运营过程,是深蓝渔业产品价值形成及其增值的保证。

深蓝渔业作为一种新型海洋渔业业态,其发展条件、发展环境、发展模式与传统海洋渔业相比,显示出多方面的自身特性。对深蓝渔业的概念和内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深蓝渔业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产业基础环境对深远海水域自然生态资源的高度依赖性。根据我国国家海洋局的界定,所谓远海是指距近岸海域20海里之外的海域。深蓝渔业养殖所要求的基本产业环境是:在远海海域、水深20米以下的海区、水温在13℃以下,具备稳定的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化学条件、水动力条件和生物条件等(马云瑞等,2017),水质无污染,水流交换率高,水域环境保持自然状态。深蓝渔业的养殖品种、养殖规模、养殖产品的绿色安全性,高度依赖于深远海水域环境的自然生态资源。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大面积的深远海水域适合深蓝渔业养殖。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黄海冷水团”,该冷水团位于黄海中部洼地的深层和底层,覆盖海域面积13万平方千米,拥有5000亿立方米的水体,海域温跃层位于海面下20~30米,夏季底层水温在5℃~10℃,其水文条件和水质标准等非常适宜于冷水鱼类的养殖。

第二,产业发展基础对技术装备体系的高度依赖性。深蓝渔业的发展依靠一整套的贯穿全产业链运营过程的技术装备体系的支撑,离开了现代技术装备体系的支持,深蓝渔业便失去了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深蓝渔业养殖过程,技术体系的构成包括:优质品种人工培育技术、营养饲料加工技术、锚泊与定位控制技术、自动投饵等综合养殖技术、养殖环境控制技术、水下视频监控技术、可移动捕捞技术、水下清除技术等,养殖过程技术体系集成的主要载体是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综合养殖平台等装备。其中,深水网箱的类型有重力式全浮网箱、浮绳式网箱、美国蝶形网箱、海洋圆柱网箱、强力浮式网箱、方形组合网箱、张力腿网箱、升降式网箱等,深水网箱是深蓝渔业养殖技术装备的核心。在产品加工和物流配送过程,技术体系的构成包括:产品精加工技术、物料处理技术、绿色包装技术、冷链装备技术、流通保鲜技术、物流保障技术、流通网络信息技术、物流增值服务技术、污染物降解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技术等,这类技术体系的集成和综合应用,支撑着深蓝渔业产品的加工、运营和价值增值过程。(https://www.daowen.com)

第三,产品价值增值对产品加工和产业链运营的高度依赖性。与传统海洋渔业产品不同,以三文鱼、金枪鱼为代表的深蓝渔业产品,其养殖产品一般并不直接满足消费需求,养殖产品必须经过一个技术工艺过程才能变成为制成品,相对于加工过程,养殖品只是表现为初级产品或原料,只有通过加工过程才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深蓝渔业产品,也就是说,养殖与加工的一体化链接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才能形成产品的价值。同样,深蓝渔业产品的营销也不同于传统海产品的销售方式,比如很难通过集市贸易的方式来销售深蓝渔业产品。深蓝渔业产品的流通,依赖特定的营销渠道、特有的冷链物流装备、特殊的配送模式、细分的目标市场,通过高效率、高质量的物流配送模式的设计与服务保障,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增进顾客价值为前提,实现深蓝渔业产品的价值增值。总之,深蓝渔业养殖、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产业链的一体化运营过程,是深蓝渔业产品价值形成及其增值的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