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环境对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环境对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中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着“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错误观点,再加上技术落后、资金匮乏、治理能力差等原因导致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经济活动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的速度超出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对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环境问题的实质

环境污染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而加剧的,它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带来了一系列人类始料不及的环境污染问题。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着“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错误观点,再加上技术落后、资金匮乏、治理能力差等原因导致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经济活动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的速度超出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不协调导致的后果。

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要素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活动场所。环境容量是人类生存和自然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环境容量只反映环境消纳污染物的一个功能,不能很好地判定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因此,还要研究环境承载力,它是指某一时期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能力阈值,是环境系统功能的表现形式。环境作为一种资源,其构成要素的产出速度和供给量是有限的,其结构是相对稳的,其自净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环境承载力是研究经济与环境是否协调发展的重要判据。

2.环境对物流发展的制约(www.daowen.com)

(1)环境通过经济系统制约物流系统。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近几年雾霾天气自然灾害等自然生态的失衡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及经济增长将受到环境资源的制约,从而使经济发展受阻或经济特征改变,从而影响作为国民经济子系统的物流系统的运行,降低社会物流需求量,改变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2)通过法规体系制约物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针对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会越来越多,其中有些法规会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如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给物流带来新的市场机会。但有些法规对物流系统的决策会产生制约,如对包装材料的选择限制,对物流设备消耗和排污的限制,构成物流决策的约束因素。

(3)通过国际绿色壁垒限制物流业的国际化发展。只有按照ISO 14000系列标准进行环境管理的物流企业,才有可能在国际化的物流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