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卖场库存量计算公式使用方法

卖场库存量计算公式使用方法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店有各店的办法,如商品ABC管理,单品最低库存、最高库存的管理,等等。商品的最低库存的公式为:最低库存=日均销售数×到货天数×安全系数因为日均销售反应的是近期该商品的销售情况,近似的处理:日均销售数≈最近七日销售数÷7为尽可能地保证最低库存,将“到货天数×安全系数”的计算结果近似为5,代入公式后:最低库存≈最近七日销售数×0.7③科学订货基本指导思想。

卖场库存量计算公式使用方法

零售行业的从业人员都不希望看到畅销商品缺货、滞销品长时间占库存。那么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呢?各店有各店的办法,如商品ABC管理,单品最低库存、最高库存的管理,等等。对于一个卖场来说,库存控制的好坏关键之一就是订货是否科学

①科学订货的两个关键。科学订货需要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什么时间下订单,即当前库存为多少时下订单;二是订货量,即订货量以满足多少天的销售为上限。

在解决这两个问题前,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零售商场销售的特点。对于零售商场的销售来说,除了国庆、店庆等重大节日外,一周的销售是一个基本的周期。因此对于库存的控制来说,一周的销量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就某一个单品的销售来说,其7日销售也同样比日销售更具有规律性。做一个大胆的设想,借用股票的均线理论,如果对一个单品的销售绘出7日平均销量、14日平均销量、28日平均销售的均线,也会呈现出类似“多头”(销售增长)“空头”(销售减少)“横盘”(销售平衡)走势。销售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根据单品的销售趋势,单品的最近7日的销售情况对订货就有了参考价值。

另外,店铺在库存控制方面总是希望尽量降低库存的周转天数,周转天数越少,店铺的资金就越活。如果周转天数大于供应商的账期,这种情况对于店铺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订货量以低于供应商账期为宜,当然囤货、促销订货等一些特殊情况除外。

②订货公式推导。如果不考虑陈列等其他的因素,我们比较认同某商品当前库存大于最低库存时,该商品库存为安全库存。

商品的最低库存的公式为:

最低库存=日均销售数×到货天数×安全系数

因为日均销售反应的是近期该商品的销售情况,近似的处理:

日均销售数≈最近七日销售数÷7

为尽可能地保证最低库存,将“到货天数×安全系数”的计算结果近似为5,代入公式后:

最低库存≈最近七日销售数×0.7

③科学订货基本指导思想。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将商品的当前库存与最近7日销售数进行比较。若当前库存数小于最近7日销售数的70%,则表示当前库存偏小,当前库存已低于最低库存,需要下订单;若当前库存数大于最近7日销售数的70%,则表示当前库存足够,不需要立即下订单。对每个商品都有最高库存的要求,公式如下:(www.daowen.com)

最高库存=日均销售×周转天数-最近七日销售数×周转天数÷7

如果周转天数设为10天,那么:

最高库存≈最近七日销售数×1.4

建议订货=最高库存-当前库存≈最近七日销售数×1.4-当前库存做好库存保本保利分析预算

①保本期分析。商品保本期是指商品从购进到销售不出现经营性亏损的最长存放时间。这里所保的“本”,既包括进行分析时已经发生和支付的商品购进成本、购进费用,又包括进行分析时尚未发生但必将发生的费用。因此,最长储存期是商品盈亏的分界点,在最长储存期内能取得一定的利润,如果超过最长储存期则亏损在所难免。商品保本储存天数的计算公式:

商品保本储存天数=(商品毛利率-商品固定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商品日增长费用

根据商品保本储存天数和销售额,我们可以测算商品保本储存额,其计算公式为:

商品保本储存额=平均月销售额×商品保本储存天数

②保利期分析。商品保利期是指商品从购进到销售出去能够实现目标利润的最长存储天数。如果商品实际储存天数超过商品保利期,就很难实现目标利润。为了实现目标利润,店铺应掌握商品的实际储存期不要超过商品保利期。

保利期的测算是在测算保本期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计算公式为:

商品保利期=(商品毛利率-商品固定费用-商品销售税金-目标利润)÷商品日增长费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