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意:不规范广告语背后的根源

创意:不规范广告语背后的根源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告中使用不规范广告语,是广告讲究创意的表现之一。不规范广告语的变化趋势反映的是广告界对广告创意的重视程度。在“创意”盛行的氛围中,由于广告界的不成熟,抄袭之风甚盛,于是不规范广告语的运用在1994年迎来高峰期。我们认为,产品类别不是影响不规范广告语的因素,时代对广告创意的要求才是影响不规范广告语的重要因素。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正是追求创意导致不规范广告语的出现以及不断增多。

创意:不规范广告语背后的根源

广告中使用不规范广告语,是广告讲究创意的表现之一。不规范广告语的变化趋势反映的是广告界对广告创意的重视程度。根据黄合水等人(2003)的研究,“创意”是中国广告界自广告业恢复以后20年探讨的热门话题,随着时代的推进,人们谈论“创意”的时候越来越多(黄合水等,2003)。本研究发现,不规范广告语的发展趋势与人们对“创意”重视程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具体而言,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产品基本上供不应求,只要产品做广告,往往都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所以不太讲究创意,也无须讲究创意;广告业刚刚起步,人们对广告的认识非常初浅,思想观念只停留在“设计”水平上,还谈不上“创意”。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告语没有被“不规范化”很正常。

但90年代,特别是小平同志南行以后,广告业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创意”成为广告界谈论的热点问题。在“创意”盛行的氛围中,由于广告界的不成熟,抄袭之风甚盛,于是不规范广告语的运用在1994年迎来高峰期。此后,也许是在社会各界探讨不规范广告语的负面效果的压力之下,1995—1997年,不规范广告语有所减少。随后尽管1998年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简称《规定》)明确限制使用不规范广告语,《规定》第十条第四点也规定“广告语言文字不得出现其他不规范使用的语言文字”,第十一条规定“广告中成语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引起误导,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但由于执法不严,不规范广告语的数量仍呈直线上升。

内容分析结果发现,高科技产品(电脑笔记本电脑)广告的不规范广告语比其他类别产品多,这能否说明产品类别与不规范用语的使用有关呢?我们认为,产品类别不是影响不规范广告语的因素,时代对广告创意的要求才是影响不规范广告语的重要因素。高科技产品广告中之所以不规范广告语多,其主要原因在于高科技产品广告大量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广告中经常使用不规范广告语。

本研究抽取的三份晚报分别是来自广州的《羊城晚报》、来自上海的《新民晚报》和来自北京的《北京晚报》。在使用不规范广告语方面,《羊城晚报》早于并多于其他两份报纸。这是因为广州是中国广告业发展最早、广告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最讲究创意的地区。(www.daowen.com)

广告标题是报纸广告作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读者的目光仅仅看到大标题。为了获得理想的广告效果,广告创作者将良好创意表现在大标题上是顺理成章的事,这就造成了不规范广告语普遍出现在大标题上。但是为了保证不规范广告语能够让读者理解、明白,大多数不规范广告语广告都附加辅助性的说明。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正是追求创意导致不规范广告语的出现以及不断增多。

本研究只回答了不规范广告语广告的多少,但没有回答不规范广告语是否有负面作用,建议今后的研究可以在这方面进一步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