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现农业生态化转型:循环农业在苏州市的发展

实现农业生态化转型:循环农业在苏州市的发展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下,循环农业的实质是要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在现阶段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压力下,在三农问题日益突出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情况下,苏州市发展循环农业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苏州市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广了一批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7%,农业面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实现农业生态化转型:循环农业在苏州市的发展

循环农业是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基本规律,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作用下,在绿色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的导向下,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通过优化资源结构,从农业产品生产直至整个消费产业,最终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使产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下,循环农业的实质是要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这不仅要求农业、工业和其他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更要把农业关联产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或产成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环式流程,从而使投入品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使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能够降到最低。

在现阶段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压力下,在三农问题日益突出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情况下,苏州市发展循环农业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苏州市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广了一批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7%,农业面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苏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产业布局合理化、过程投入集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化、废弃物利用充分化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抓手,推广种养有机结合、农牧循环发展、产业生态友好等先进模式,以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生产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运行机制,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农业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