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业人才短缺:素质与储备问题

农业人才短缺:素质与储备问题

更新时间:2025-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报显示,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有41.80万人。与第二次普查相比,在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和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年轻人的比重相对全市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来说明显增加;在农业经营单位中,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学历明显较高。但总体而言,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素质偏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老龄化问题等依然较为严重。

作为非农产业发达的外部劳动力输入地,苏州农村就业机会和收入较高,愿意以农业作为长期职业、克服风险、不断创新创业的高素质青年职业农民日益减少、严重不足,从事农产品生产最多的人群大多是50岁以上文化程度较低的妇女和中老年人,农业兼业化、副业化是主体。由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工资不高,加之收益不稳定,又大多地处偏僻,难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现代农业专业化技术营销策划与经营管理等人才短缺;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匮乏,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四梁八柱”式人才。

根据《苏州市第三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资料,到2025年末,农业普查登记的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合作社1697个,农业经营户38.94万个,其中规模农业经营户1.09万个。公报显示,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有41.80万人。在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年龄35岁及以下的所占比重分别是3.4%、6.0%和11.8%;年龄在36—54岁之间的比例为33.7%、45.2%和39.6%。从学历上来看,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的比例分别达到13.6%、14.5%。与第二次普查相比,在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和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年轻人的比重相对全市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来说明显增加;在农业经营单位中,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学历明显较高。但总体而言,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素质偏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老龄化问题等依然较为严重。将来谁来种地问题越发凸显。(https://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