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行业发展受到何种影响?

行业发展受到何种影响?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批资料遗失散落,阀门流阻试验装置等设备拆运后损失严重,大部分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被中断,科研工作受到了影响。如浙江省温州地区,1972年仅有几个企业从事计划外的阀门生产,到1976年竞猛增到1069个。1978年6月,一机部和商业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结果查明:据不完全统计,1975—1977年,温州地区共生产阀门1.9万t,耗费钢铁约3万t,价值1.9亿元,但其中绝大部分不能使用。

行业发展受到何种影响?

1967—1978年,由于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阀门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1.阀门产量急剧减少,质量明显下降

1967年全国阀门产量只有32915t,比1966年下降40%。,其中高中压阀门6906t,比1966年下降46%。

在阀门产品中,全面地推行“以塑代铜,以铁代稀有金属”,导致产品质量明显下降,后果十分严重。阀门产品普遍存在“一短二漏”(即寿命短,内漏和外漏)现象。根据调查和用户反映,很多阀门用不到一个检修周期,就需停车维修或重新更换。

2.已初具规模的阀门科研体系受到了影响

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于1969年12月由北京搬迁到合肥市,重新建所,下放当地机械局领导。大批资料遗失散落,阀门流阻试验装置等设备拆运后损失严重,大部分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被中断,科研工作受到了影响。与此同时,沈阳管件阀门研究室(现沈阳阀门研究所)、上海阀门厂及北京阀门厂分别建立的减压阀安全阀疏水阀等科研试验点也受到了影响。(www.daowen.com)

3.中压阀门产品再次成为短线

197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对石油、化工、煤炭冶金等部门第四个五年计划后两年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所需设备进行预安排,随之而来的是高中压阀门需求量急剧上升。中央各部门计划需要高中压阀门3.6万t,当时阀门生产能力却只能安排生产2.3万t,扣除地方和中央自制自用外,可供分配的仅1.7万t,只能满足47%。1973年,中央各部门需要高中压阀门4万t,只能安排生产3万t,其中可供分配的只有2.3万t,仅能满足57%,同时,低压大口径阀门也满足不了需要量的一半,许多重点工程项目因缺少配套阀门而迟迟不能投产使用。

4.开始出现计划外生产高中压阀门

在高中压阀门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有些地方开始计划外生产高中压阀门。如浙江省温州地区,1972年仅有几个企业从事计划外的阀门生产,到1976年竞猛增到1069个。1978年6月,一机部和商业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结果查明:据不完全统计,1975—1977年,温州地区共生产阀门1.9万t,耗费钢铁约3万t,价值1.9亿元,但其中绝大部分不能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