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习俗与消费习俗的关系

习俗与消费习俗的关系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俗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和传统礼仪等。消费习俗首先是由众多的社会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共同参与而形成的,而且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会使消费习俗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类消费习俗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饮食消费习俗。纪念类消费习俗是为了纪念某个事件或某个人而形成的消费习俗。

习俗与消费习俗的关系

一、习俗的含义

从字面上来看,习俗就是风俗习惯的意思,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与习性。习俗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和传统礼仪等。习俗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少的习俗历经时代变迁而留存至今,表现出了明显的继承性。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习俗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改变。

二、消费习俗的含义、特征与分类

1.消费习俗的含义

消费习俗是指一定地区约定俗成的消费习惯,是社会风俗的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自然、社会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形成的。

2.消费习俗的特征

(1)长期性

消费习俗都是在漫长的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消费习俗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几代人或者更长时间的积累,而已经形成的消费习俗又将在长期内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社会性

消费习俗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社会色彩。消费习俗首先是由众多的社会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共同参与而形成的,而且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会使消费习俗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消费习俗的形成乃至发展变化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方面的原因。

(3)区域性

消费习俗是特定地区产生的,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例如,广东人喝早茶、四川人吃火锅的习惯。少数民族的消费习俗更是他们长期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生活而形成的民族传统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消费习俗的地域性使我国各地区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地方风情。

(4)非强制性

消费习俗的影响并非通过强制手段来推行,而是通过无形的社会约束力量发生作用的。这种约束力虽无强制性,但却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使生活于该习俗范围内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相应的习俗。

3.消费习俗的分类(www.daowen.com)

(1)物质消费习俗

物质消费习俗主要是由自然、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习俗,而且主要涉及有关物质生活范畴。物质消费习俗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反向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物质消费习俗的影响力越弱。这类消费习俗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饮食消费习俗。在我国,除了前面介绍的口味习惯外,还有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大米为主的饮食习惯;沿海居民喜欢鲜活食品,内地居民喜欢冷冻食品。这些饮食习惯基本上是受供应条件限制而形成的,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运输业的发达,这种地域限制造成的习俗差异越来越小。

②服饰消费习俗。我国地域广阔,大多数少数民族按地域不同而聚居。因此,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饰消费习惯。东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服饰就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西北地区人们包头束腰的习惯其他地区就没有,各少数民族的盛装打扮也是汉民族所没有的。

③住宿消费习俗。受不同地区生活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人们住房建造与住宿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西北牧业地区,人们习惯于住蒙古包。即使随着经济的发展,可移动的蒙古包越来越少,但人们在建造固定住房和室内装修时仍习惯于采用蒙古包的建造装修方式。

(2)社会文化消费习俗

社会文化消费习俗特指受社会、经济、文化影响而形成的非物质消费方面的习俗,这类消费习俗较物质消费习俗,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①喜庆类消费习俗。喜庆类消费习俗是社会文化消费习俗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是人们为了表达各种美好感情,寄托美好愿望而产生的具有特定意义的消费活动习惯。例如,我国庆贺春归、祝愿收获春节,祈愿合家团圆的中秋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狂欢节等。

②纪念类消费习俗。纪念类消费习俗是为了纪念某个事件或某个人而形成的消费习俗。这类习俗往往与各种重大的历史事物有关,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例如,我国人民为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在端午节粽子的习俗,西方人为纪念耶稣诞辰而形成的圣诞节。

宗教类消费习俗。这类消费习俗是由于某种宗教信仰演化而成的,大多与宗教教义、教规、教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宗教色彩深厚、约束力很强。例如,伊斯兰教的斋节、宰牲节,基督教的复活节,犹太教的成年礼等都属于传统的宗教节日。

④文化类消费习俗。这类习俗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形成的,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够流传至今的文化消费习俗一般与现代文化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在我国较有影响的文化消费习俗主要是各种地方戏演出以及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例如,以山东潍坊代表的北方地区的放风筝习俗,南北地区风格各异的舞龙、舞狮活动等。

三、消费习俗对消费者的影响

消费习俗对消费者有极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消费习俗促成了消费者购买心理的稳定性和购买行为的习惯性;二是消费习俗强化了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在特定地域消费习俗的长期影响下,消费者形成了对地方风俗的特殊偏好,并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偏好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不断强化其已有的消费习惯;三是消费习俗使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的变化趋缓。由于遵从消费习俗而导致的消费活动的习惯性和稳定性,将大大延缓消费者的心理及行为的变化速度,并使之难以改变。这对于消费者适应新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方式会起到阻碍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