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廊道引领紧凑发展:加强区域发展廊道

廊道引领紧凑发展:加强区域发展廊道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发展廊道是促进区域要素集聚与紧凑发展的空间骨架[9],是串联都市圈内关键节点的核心载体。《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等区域发展廊道。上海大都市圈在落实上述廊道基础上,应培育形成七条区域发展廊道,利用通道优势驱动赋能,发挥引领作用。

廊道引领紧凑发展:加强区域发展廊道

区域发展廊道是促进区域要素集聚与紧凑发展的空间骨架[9],是串联都市圈内关键节点的核心载体。成熟的全球城市区域都高度重视区域发展廊道的构建,且强调“4C”原则——协作性(Collaboration)、集中度(Concentration)、竞争力(Competitiveness)和联通性(Connectivity)[10]。《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等区域发展廊道。上海大都市圈在落实上述廊道基础上,应培育形成七条区域发展廊道,利用通道优势驱动赋能,发挥引领作用。

第一,培育沪宁、G60、沪湖、杭甬四条区域创新廊道。引导创新要素向区域创新廊道集聚,促进沿线城市节点间形成要素自由流动、链条紧密互动的创新共同体。其中,沪宁产业创新走廊是当前创新要素分布最密集、一体化发育程度最高的廊道地区,应进一步加强基础创新要素集聚,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G60科创走廊应强化模式创新的引领作用,进一步集聚新兴研发机构与创新人才,打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培育和城镇建设融合发展的先行先试廊道;沪湖发展走廊生态人文资源富集、区域要素加速集聚,应重点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支撑,培育创新策源与新兴经济功能;杭甬发展走廊强化智能制造与创新服务功能集聚,搭接杭州数字创新与宁波应用转化的互补优势,促进沿线城市与园区平台协同联动。(www.daowen.com)

第二,培育宁杭、沿江沿海、通苏嘉甬三条区域特色功能廊道。聚焦生态经济、航运贸易、智能制造等领域,引导特色功能要素沿上述廊道集聚与流动。其中,宁杭生态经济走廊发挥绿色发展示范作用,重点培育新兴经济与生态旅游功能;沿江沿海发展走廊重点集聚国际航运、自贸服务、海洋产业功能,引领海陆全方位开放;通苏嘉甬发展走廊强化综合服务、新兴产业功能集聚,培育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