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问题与建议:现今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问题与建议:现今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存在以下问题:1.认定和实施脱节。当前,许多企业都知道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重要性,把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牌子作为最终目标,而不是想跟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个牛鼻子,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致使企业认为,认定与不认定都一个样,认定了给企业也带来不了什么好处,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牛鼻子”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问题与建议:现今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国家引导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实现高新化的重要手段,是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牵着企业逐步实现“强者更强,弱者变强”的牛鼻子。企业只有认识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作用,主动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应付地投入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中,坚持几年,企业就会“强者更强,弱者变强”,成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当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存在以下问题:

1.认定和实施脱节。当前,许多企业都知道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重要性,把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牌子作为最终目标,而不是想跟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个牛鼻子,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突出表现在:企业负责人不知道高新技术企业的几个指标,特别是“从事高新技术领域生产”“科技创新投入”“知识产权”等若干一票否决指标,不重视项目管理和制度建设、创新氛围营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前认定后一个样,认定后几年面貌依旧,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企业家不是主动积极地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而是消极应付这件事。没有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完善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的手段,仅把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种荣誉、作为一个牌子。如果说首次认定是为了把企业引上路,那么再次认定就不应该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2.认定和落实政策脱节。近年来,由于部分代理机构的弄虚作假,特别是研发费归集的两套政策,缺少税务备案的审计报告,部分中介机构造假严重,导致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税务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这一金字招牌认可度低,因而对高新技术企业落实15%的所得税政策支持不力。由于怕承担连带责任,许多基层税务部门均建议企业走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由于有弄虚作假的情况存在,也使一些科技主管部门害怕承担协助企业偷税漏税的责任,因而对督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理不直,气不壮。致使企业认为,认定与不认定都一个样,认定了给企业也带来不了什么好处,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牛鼻子”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www.daowen.com)

3.部分代理机构不讲职业道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我们提倡由企业自己做材料,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作为完善自身的过程。但由于多种原因,许多企业都请中介代理机构协助做材料,如果中介机构在协助企业做申报材料时,主动与企业领导沟通,实事求是的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妥善解决之,把协助企业完善材料的过程,作为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和完善相关制度的过程,这未尝不可。但一些代理机构不讲职业道德,就代理而代理,他们帮企业编写了什么资料,制定了什么制度,篡改了什么数据,企业负责人一概不知,任凭代理机构胡编乱造;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本来是个性很强的事情,各企业从事领域、研发内容,制定的制度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有的代理机构却编制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模板,申报时除了改几个数据,在电脑上粘贴就是了,甚至有的连企业名称都不改,就粘贴上去了。

4.部分评审专家不讲职业道德。按理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一件保密性很强的工作,但有时是这边还在开评审会,那边企业就打听到了结果;评审会刚刚开始报名,材料都还没发,有些专家就主动点名索要这些企业的材料,甚至协助某些代理机构和企业弄虚作假。一些时候,评审专家不审项目质量,只看数量,不审核是否是高新技术领域,是否是高新技术项目,是否是高新技术产品,只对四项主观性指标打分,加之不抽查不现场考核,致使一些非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也是一些中介机构认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材料什么人都能做,什么数据都能改,随便拼凑几个材料就行了,用单位最差的人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材料的原因。因此,专家必须认真评定高新技术企业,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优秀的人做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