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盟主要国家经济的宏观发展趋势

东盟主要国家经济的宏观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需要指出的是,东盟主要国家,即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在整个东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就经济实力来看,历年来,东盟上述主要国家的GDP总量占东盟经济总量的比重都在90%以上。基于以上分析,为了保持研究数据的统一性与可获性,本书将东盟主要国家作为研究样本,以其来代表东盟。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各国经济逐渐复苏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东盟主要国家经济的宏观发展趋势

东盟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成立于1967年8月,其创始国为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1]柬埔寨于1999年加入东盟,至此东盟已发展成了一个拥有10个成员国、450万平方公里国土、5亿人口、70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域性国际组织。1992年,东盟第四次首脑会议签订了《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2])。AFTA旨在加强东盟内各国在货物贸易、服务业、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合作,极大地促进了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东盟主要国家,即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在整个东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就经济实力来看,历年来,东盟上述主要国家的GDP总量占东盟经济总量的比重都在90%以上。2003年,东盟主要国家的GDP总量为6262.9亿美元,占东盟GDP总量的91.3%。就贸易额而言,1993~2004年,东盟主要国家出口贸易额占东盟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维持在90%以上。例如2001年,东盟主要国家的出口额占东盟总出口额的94.56%,进口额占东盟总进口额的93.56%。另外,东盟其他五国加入东盟的时间不同,其经济统计数据也较难获得。基于以上分析,为了保持研究数据的统一性与可获性,本书将东盟主要国家作为研究样本,以其来代表东盟。就东盟整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990~1995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3%;1996~2000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5%;2000~2004年年均经济增长率升至5.0%。1996~2000年,东盟经济增长放缓,1998年其经济增长率甚至为负7.1%,其原因在于亚洲金融危机对东盟各国经济的重创。而就东盟主要国家而言,除了受亚洲金融危机以及9·11事件影响的1998年、1999年和2001年以外,其他年份各国经济均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就东盟各国国别经济而言,除了受亚洲金融危机以及9·11事件影响的年份之外,东盟各主要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都较快。1990~1995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以及印度尼西亚各国年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1%、9.5%、8.6%、8.2%、7.8%,成为亚洲金融危机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各国经济逐渐复苏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00~2004年,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马来西亚年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1%、4.6%、4.6%、4.3%;与同期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东盟各国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