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济增速阶段特征与需求侧转变

经济增速阶段特征与需求侧转变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最终需求中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这“三驾马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即从以消费需求增长带动为主,转变为以投资需求增长和净出口需求增长交叉带动为主。图2 三大需求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的贡献(%)其次,从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增速的波动主要受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的增速波动所影响。

经济增速阶段特征与需求侧转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经历了与此前截然不同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内部结构,都呈现出有别以往的新趋势和新特征,而来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则令这些趋势和特征出现了明显的转折。

国民生产总值增速的阶段性特征来看(参见图1),首先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呈现大起大落的特征,在进入90年代初期以后增速逐年回落,而在世纪末和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进入了一个持续上升的通道,直至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大幅下降,并一直在相对低位徘徊。

与此同时,最终需求中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这“三驾马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即从以消费需求增长带动为主,转变为以投资需求增长和净出口需求增长交叉带动为主。中国的最终需求格局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处于国际较低水平的消费率不断下降,消费需求在最终需求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减弱;处于国际较高水平的投资率则不断上升,投资需求在最终需求中的比重上升,以至于与消费需求各占最终需求的半壁江山;净出口率也在进入新世纪后有最明显且周期最长的上升。

图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下同。(www.daowen.com)

首先,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来看(参见图2),在20世纪90年代,消费需求增长对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在其中半数以上的年份里都是最高的,而投资需求的增长和净出口的增长只在其中的少部分年份里发挥了主要作用[1]。这表明,消费需求的增长在此阶段的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坚实的支撑作用。不过,进入新世纪以后,消费需求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投资需求增长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在其中的绝大部分年度里都是最高的,尤其以新世纪初期和2008年危机以后的表现最为突出。同时,净出口需求的增长以加入WTO为契机,实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对经济增长最长周期的正贡献[2]。并且,在投资需求的增长贡献有所回落的期间里,净出口的增长提高了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起到了弥补其贡献空间的作用。

图2 三大需求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的贡献(%)

其次,从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情况来看(参见图3),中国经济增速的波动主要受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的增速波动所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投资需求增速和净出口需求增速的交叉下降在经济增速出现回落的多数年份里发挥了主要作用,而在新世纪前后开始的经济增速上升中,又是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的增速交叉上升发挥了主要作用。

图3 最终需求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动中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