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缩小城乡差距的实践经验

缩小城乡差距的实践经验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日本开始了农村振兴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第二阶段则注重农村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水平。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台湾地区农村的面貌,提高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

缩小城乡差距的实践经验

由于农业天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通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策,向农村和农业倾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挪威政府实施向农业部门倾斜的投资政策,在1977年至1985年间,挪威政府每年向农业投资79亿至93亿克朗。韩国政府在1991年制定了“农业与渔业结构调整计划”,拨款550亿美元用于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其中470亿美元用于调整农业结构,其余资金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其中包括为农村修建桥梁、公共浴池、洗衣场所、修筑河堤、改善饮水条件和房屋、修建村级公路等,这些措施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实现了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在其城市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农业发展陷入了困境,日本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成为当时日本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日本开始了农村振兴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第二阶段则注重农村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此外,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政府还展开了重新振兴农村的造村运动,通过开发特色农产品,培育产业基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台湾地区在农村社会转型下开展了农村社区更新运动:维护和改善具有历史及保存价值的居住环境;改善交通系统;整建老旧社区;改善农村环境品质;保存及使用古迹;保持生态环境等。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台湾地区农村的面貌,提高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