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精神产品领域的主体产权构建

精神产品领域的主体产权构建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商品交换才使精神产品的交换者拥有某种主体财产权。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有关“专利权”“版权”等法律,赋予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以依法界定的产权,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确立,无疑是现代产权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创新。总之,有关精神产品的主体产权的构建,促进了精神产品的生产,润滑其市场交换,促使其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使用价值的更充分的发挥。要改变传统计划体制下精神产品生产者财产权缺损和模糊的状态。

精神产品领域的主体产权构建

精神产品指:科技性的技术创造发明、技术诀窍,即科技产品;文学艺术性的产品,包括绘画、诗歌小说、乐曲等;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教师的教案安排与方法,等等。精神产品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生产者的财产。原始人制作的精美的绘画是共同占有的,古希腊的行吟诗人的绝妙的朗诵诗不成为诗人的财产,因为行吟诗人本身是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只有在商品经济形态下,在诗作可以出版并在市场销售的条件下,诗歌才成为创作者的财产。可见,商品交换才使精神产品的交换者拥有某种主体财产权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有关“专利权”“版权”等法律,赋予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以依法界定的产权,即知识产权。它包括:专利权、版权、商标权商誉权,等等。知识产权的确立,无疑是现代产权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创新。其意义是:(1)它通过精神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持有者的财产权的明确和得到保障,使他们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由此进一步扩大了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2)它从财产价值的利益机制上有效地激励精神生产者的积极性;(3)借助财产使用的利益机制,促使了精神产品的市场转让;(4)造成一个庞大的从事精神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包括创作者和从事各类精神产品的市场转让以及营销的企业、中介组织,各种精神产品市场及拍卖企业,传播精神产品的新闻媒体和印刷出版业、音像出版业以及信息产业,等等。总之,有关精神产品的主体产权的构建,促进了精神产品的生产,润滑其市场交换,促使其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使用价值的更充分的发挥。(www.daowen.com)

为了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赋予和构建起完备的精神产品的主体产权制度。首先需要赋予一切精神产品的主体(包括直接生产者个人,以及组织精神生产的企业、事业单位)以财产权,使其成为市场主体。要改变传统计划体制下精神产品生产者财产权缺损和模糊的状态。这种精神产权缺损和模糊,由于破坏了“产益”机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从事创造的积极性;而且,由于主体和产权边界的模糊,堵塞了财产权的市场转让,造成有限的精神产品处在“闲置”状态,而难以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和发挥其精神使用价值。特别是在传统生产体制下,不可能有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组织和经营的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的产生。人们看到,传统体制下不存在技术市场,也不存在文学、艺术作品的市场交换,从而造成精神产品的经营事业的薄弱和第三产业的难以发展。总之,构建主体产权制度,不仅能大大提高精神产品生产的效率,而且它由此将市场竞争主体引入广阔的精神生产领域,从而能够大大充实和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