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TFBOYS: 品牌忘记的成长之路

TFBOYS: 品牌忘记的成长之路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个组合由三个小男孩组成。可另外一部分粉丝群体就有意思了,主要是30多岁的已婚已孕女士。他说,因为这些妇女把TFBOYS当作自己的孩子和弟弟。这个朋友接着问我,“你知道TFBOYS最怕啥?”品牌最怕的事情难道不就是长大吗?很可惜,我们的品牌在很多时候忘记了这一点。今年呢,我居然又是先去了湖南,然后回到北京迎接第二个4月4日的到来。

TFBOYS: 品牌忘记的成长之路

讲到归初心,这里面的道理是企业永远不要把自己摆在高位和神坛上,你的粉丝从你弱小时一路陪伴而来,今天你强大了,谁还愿意陪伴你呢?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正确的品牌战略,那就是永远把自己当作弱者、挑战者,同时能够不断成长。因为人的本性是同情弱者,人最喜欢的模式是养成模式。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TFBOYS——当今最火的男子音乐天团,据说他们的一个成员发一条微博,会有4000万的转发,直接打破了吉尼斯纪录。这个组合由三个小男孩组成。三个小男孩都是初中生,长相吧,其实挺普通;唱歌呢,偶尔好像还不在调上。就是这样一个长得没特点、唱得没特点的组合,火得一塌糊涂,一度让我非常纳闷。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和TFBOYS经纪公司有接触的朋友,他解答了我的疑惑。他告诉我,TFBOYS的粉丝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和他们同龄的00后小女生。这很好理解,小女孩喜欢同龄的小男孩嘛!可另外一部分粉丝群体就有意思了,主要是30多岁的已婚已孕女士。我问为啥这群人会是TFBOYS的粉丝啊?他说,因为这些妇女把TFBOYS当作自己的孩子和弟弟。她们每天看这几个小孩的微博,刚刚开完演唱会就去写作业,而且他们的成绩很不错,很正能量,很像邻家的小弟弟。所以特别有养成感,就很喜欢。

这个朋友接着问我,“你知道TFBOYS最怕啥?”他告诉我,TFBOYS最怕的是长大。这些小男孩有的已经中考了,形象开始改变,开始变声,甚至开始长胡子了,这对这种养成式的组合而言,是致命的。

看完这个例子,我们知道,明星组合是这样,品牌难道不是这样吗?品牌最怕的事情难道不就是长大吗?很可惜,我们的品牌在很多时候忘记了这一点。

拓展链接

如履薄冰,写给伏牛堂一周年的信

致我亲爱的兄弟姐妹:

今天是伏牛堂创业一周年的日子。在这样一个原本应当喜庆的日子里,我却不打算庆祝。

古人说“方生方死”,虽然过去的一年我们确实取得了很多发展和进步,而且接下来我们也有机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我感受到的依然是别样的寒意和严峻。

没有想到一年的时间转眼就晃过去了。这一切的宿命感都是那么强烈:一年前,我和周全去湖南拜师,随后回到北京,找到了宋硕、柳啸入伙,凑了15万块钱,创办了伏牛堂。今年呢,我居然又是先去了湖南,然后回到北京迎接第二个4月4日的到来。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告诉宋硕、柳啸、周全,我们第一年会开四家店。这对当时连门面都找不到的我们而言,不啻是天方夜谭,觉得不可能开出来。后来呢,我们融到了钱,又以为一年的时间开店数量会超过四家。结果种种原因综合下来(比如王府井店的手续拖延),在一周年的门槛上,我们最后还是开了四家店,多一点、少一点都没有。

一年过去,有哪些变化呢?当然,我们的门店更多了,团队更大了,可我的感觉是,伏牛堂越来越艰难了。当初,伏牛堂在我脑海里的概念是先干两个月,干死了算。我也告诉当时准备出国的硕哥,看在这么多年兄弟情谊的份上,陪我干两个月吧,反正这个事情干不长。硕哥听了我的话,加入了团队。3月份我们开始筹备,硕哥就很有默契地买了5月份的机票

后来的结果比较尴尬,5月份的时候我们居然没有死。硕哥也留下来了,我们也拿到了险峰华兴的第一笔投资。我也开始糊里糊涂地带着团队往下走,也逐个认识了你们所有人。一开始时,我曾经幻想过,要是我们的规模大一点,应该日子就不会那么艰难了吧。可事实是,现在的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觉得艰难,每天早上大约四点或者五点起床时,一般都伴随着一阵心悸,真的就是那种心跳加速把人催醒的感觉,我不知道你们体会过没有。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真的有很多问题,或许你们也有所感受。例如,伏牛堂需要探索更加明晰的商业模式,伏牛堂的很多价值观需要变成真正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伏牛堂每家门店的管理和运营问题需要改善,伏牛堂需要更好的执行力。这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如不及时解决,都有可能导致我们的死亡。

或许这就是创业,每天你都觉得明天是末日,可偏偏又这样一天天地活了下来。

再说说我的压力源头。啸哥和我的女朋友是同学。你们的嫂子把就业推荐表搞丢了,啸哥就把他的表格给了她。因为啸哥毕业不需要找工作了,他把他的人生起步托付在了伏牛堂身上。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样,你们有的辞掉了自己原来的工作,有的干脆大学一毕业就来投奔,有的在自己职业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后放弃过去来到这里,这种信任和期待都是我压力的来源和动力。

你们放弃了更好的现在,和我一起来赌一个更好的未来,这无疑是让我感动的。上一个阶段的奇迹,依靠我带着三个兄弟创造出来。今天我们组成了一个更大更好的团队,来创造2015年的奇迹。

可我们要知道,奇迹不会自动发生,也无法凭借我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够发生。今天的伏牛堂作为一个初创组织毫无疑问存在着太多太多的问题,相信你们在组织的各个岗位都能够观察得到。我们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每一点进步的取得,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在各方面都很艰难的时候,唯一的取胜之道是认识到现在的不完善和缺陷,我们也没有办法自己欺骗自己或者自己活在飘飘然和梦幻之中。但是我也确实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但我们要知道,这个更好的明天与我们每一个人是息息相关的。这需要我们以参与者的心态加入到整个伏牛堂的事业中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

(1)遇见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抱怨、往上反馈、无动于衷,还是主动去思考、解决?

(2)每天我是在浑浑噩噩地完成工作任务,还是会主动思考更多的问题?(www.daowen.com)

(3)我的工作是在不断催促下完成,还是我在上级负责人催促之前就主动完成?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很关键,决定了我们到底是在用看客心态还是在用参与者的心态参与伏牛堂的工作。有一位兄弟曾经问我,他的门店现在不唱歌了,氛围不如以前,我问他是否努力自己带头唱过。他说那是店长的事情。我告诉这个兄弟,这不是店长的事情。今天伏牛堂的事情很难说是哪一个人的事情,如果我们希望这个组织更好,也希望自己能够和伏牛堂一起成长,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参与其中,都应该学习,让自己更加专业。我们很难等待某个上级或者等待我,就像发红包一样,让某一个理想的美好事物从天而降。

伏牛堂不是一部上映的电影,大家也不是来看电影的观众,看完觉得不好就可以给差评或拍拍屁股走人。我们是一部拍摄中的电影,我们都是演员,这部戏好不好,是要靠我们千百次的磨合、千百次的绝望、千百次的纠结来完成。

我很希望伏牛堂成为一家与众不同的餐饮企业,我真心地希望它成为年轻人的平台,我也希望我们真的能够成为一家受人尊重的餐饮企业。我们的理想依然没有改变。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实的艰难,可是理想远远要比现实艰难百倍,我们要知道,只有活下来的人,才配拥有理想。

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我也觉得我们相聚在一起真的是莫大的缘分。我记得当我困难的时候你们有人告诉我,只要伏牛堂还在,你们就会和我一起往下走。这些话语让我在无数个看不到任何光亮的时刻拥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

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未来伏牛堂的DNA。在一周年这样一个门槛上,我们面对前所未有的艰难,你们当中有的人会丧失耐心和希望,可我也相信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会坚持下来和我一起走过去。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当我们再回看今年时,就会像我和宋硕几个人回看去年一样奇妙。

我们的目标很清晰,可是路径不清晰,在这条路上会有很多坑坑洼洼,我们不要因此觉得前途黑暗。我个人的想法也是这样。我时常会想,除非我死,除非伏牛堂死掉,我才会认输,否则任何险阻都影响不了我带着大家往前冲的决心。

我们也确实应该看到转机就在眼前,外卖业务的兴起、新门店的开设、运营体系的成熟、产品的标准化、不成熟的门店也正在往成熟的方向推进,新门店模式趋于成熟,还包括每一个门店、公司内部都有大量的晋升职级的空缺,这既是我的机会,也是你们的机会,只不过需要我们无数个夜晚的辗转反侧才能得到。

如果你愿意,不管有什么坎,都和伏牛堂走完接下来的这一年,看看它到底会如何,那我们的行动就应当从此刻开始。这个转变,从你参与微信群牛币任务的讨论就开始了,从你主动研究如何多卖出一只酱板鸭就开始了,从你主动问客人对米粉的反馈时就开始了,从你主动维护宿舍的环境时就开始了,从你催促你的上级负责人完成工作而不是上级督促你就开始了……

今年的4月4日,我们也没有大的庆祝,因为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们正在生死边缘,天堂和地狱只有一步之遥,需要所有人奋力一搏,我们才能闯出一个明天。

都说创业要不忘初心,我想了想,我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当初,我的初心是:我觉得伏牛堂这个事情恐怕活不过两个月,可是不做实在难受,我实在想做一碗自己喜欢吃的常德牛肉粉,就做了。

今年我想还是保持我们心态吧。从今天起,我们就当伏牛堂活不过六个月,可是无论如何,只要我们的这条命还在,这六个月的时间内我们玩儿命也要搏出一个转机。这段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衣服上写的“霸蛮”那两个字的意思,这是我们湖南人特有的狠劲,我们湖南有个了不起的政治家杨度曾经写过一句诗,叫:

“若到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我把它改一下,叫作:“若要伏牛堂亡,除非霸蛮精神尽死。”

最后,我们未来一年的战略和方针,已经写在了大家今天会吃到的蛋糕上面,这是另外一个湖南人曾国藩一生的哲学,叫作:“扎硬寨,打硬仗。”

共勉。

张天一

2015年4月2日

写于长沙湖南大学天马公寓

[1]转载自http://www.jiemian.com/article/333477.html,访问时间:2015年10月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