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分工与交换劳动:私有制的必然需求

分工与交换劳动:私有制的必然需求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有人提出,分工必然要求产品交换,要求对产品的私人占有,要求私有制。[16]在这里,“各种不同的劳动构成社会劳动的不同部分,因此,总得来说,它们表现为分工,这种分工通过交换,表现为整体,表现为互相补充的各部分,表现为社会劳动体系的各个环节。”

分工与交换劳动:私有制的必然需求

“如果个人所生产的是自己的直接的生存资料,例如就像继续保留着自然发生的农业关系的国家中大多存在的情况那样,那么他的生产就不具有社会性质,他的劳动就不是社会劳动。如果个人作为私人进行生产,——这时他的这种地位本身绝不是自然产物,而是某种社会过程的精巧的结果,——那么社会性质就表现在:他的劳动内容由社会联系所决定,他只是作为社会联系的一环而劳动,即为满足所有其他人的需要而劳动,——因而对他来说存在着社会的依赖性,——但他本人可以随意从事这种或那种劳动;他对特殊的劳动的特殊关系不是由社会决定;他的意愿是由他的天赋、爱好、他所处的自然生产条件等自然而然决定的;因此,劳动的特殊化,劳动社会地分解为各特殊部门的总体,这从个人方面看实际上表现为,他本身的精神的和自然的特殊性同时采取一种社会特殊性的形态。”[12]

有人提出,分工必然要求产品交换,要求对产品的私人占有,要求私有制。这是不对的。在原始社会的部落里,存在分工,但实行的是公有制。“要考察共同的劳动即直接的社会劳动,我们没有必要回溯到一切文明民族的历史初期都有过的这种劳动的原始的自然形式。这里有个最近的例子,就是农民家庭为了自身的需要而生产牲畜、粮食、麻布、亚麻、衣服等的那种农村家长制生产。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这种种不同的物都是它的劳动的不同产品,而不是互相交换的商品。生产这些产品的种种不同的劳动,如耕、牧、织、缝等,一开始就具有社会职能的形式,因为它们是这样一个家庭的职能,这个家庭就像商品生产一样,有它自己的分工。家庭内的分工和每个成员的劳动持续时间,是由随季节而改变的自然条件以及年龄性别上的差异来调节的。在这里,用劳动时间来计量个人劳动力的耗费,直接表现为劳动本身的社会性质,因为个人劳动力只是作为家庭共同劳动力的器官发挥作用的。”[13]家庭中的男耕女织就是分工,每个男女的个人劳动都是家庭里的共同劳动。家庭成员共同占有全部家庭劳动的产品并按一定的方式分配并消费这些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分工无非是并存劳动,即表现在不同种类的产品(或者更确切地说,商品)中的不同种类的劳动的并存。在资本主义的意义上,分工就是生产某种商品的特殊劳动分为一定数量的简单的、在不同工人之间分配而又相互联系的工序,它以行业划分这种社会内部即作坊外部的分工为前提。”[14]事实上,资本家工厂里的分工也不意味着每个工序的工人“私有”他们生产的产品,反而这些工人从来都不占有这些产品,他们的产品为同一个资本家或法人所有。

“在原则上,没有产品的交换,只有参加生产的各种劳动的交换。”[15]劳动的交换是在不同的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之间进行的。这些所有者可以是个体劳动者,可以是资本家,也可以是国有企业法人和集体企业法人。他们以交换产品的形式来完成劳动的交换。“如果我生活上所必需的各种劳动都由我自己进行,也就是说,自己为自己生产一切生活资料,那么,我就不需要别人的劳动,也就不会用自己的劳动去交换别人的劳动,而别人同样会自己进行维持他们生活所必需的各种劳动。如果我不仅做靴子,而且自己烤面包,酿啤酒,种小麦,编织衣服,我也就不会用自己的鞋匠劳动去交换面包师的劳动,啤酒酿造工的劳动,农夫的劳动,织工的劳动了。我的劳动是片面的,但它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其他社会成员的需要。如果我不知道其他社会成员在进行着其他各种必需的劳动,因而补充着我的劳动,那我就不可能只从事这种片面的劳动。”[16]在这里,“各种不同的劳动构成社会劳动的不同部分,因此,总得来说,它们表现为分工,这种分工通过交换,表现为整体,表现为互相补充的各部分,表现为社会劳动体系的各个环节。”[17](www.daowen.com)

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这种劳动交换,使产品转化为商品,使市场经济成为可能。“随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转化为货币。”[18]“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19]。“作为价值尺度并因而以自身或通过代表作为流通手段来执行职能的商品,是货币。因此,金(或银)是货币。”[20]“这不是政治即便是国际政治可以决定的,而是由商品的二重性所决定的。”实际上,今天的货币制度仍然是金本位制。纸质或电子质的美元、欧元英镑人民币等都只是货币符号,只是货币的代表,只是简称为货币的某种东西,而不是货币本身。货币,尤其是世界货币,仍然是金,只是金与它的代表之间的比值不再是固定的,而是浮动的。[21]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分工使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因而使它转化为货币成为必然的事情。同时,分工使这种转化能否成功成为偶然的事情。”[22]“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社会分工使商品占有者的劳动成为单方面的,又使他的需要成为多方面的。正因为这样,他的产品对他来说仅仅是交换价值。这个产品只有在货币上,才取得一般的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而货币又在别人的口袋里。为了把货币吸引出来,商品首先应当对于货币占有者是使用价值,就是说,用在商品上的劳动应当是以社会有用的形式耗费的,或者说,应当证明自己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但分工是自然形成的生产有机体,它的纤维在商品生产者的背后交织在一起,而且继续交织下去。……我们的商品占有者发现:分工使他们成为独立的私人生产者,同时又使社会生产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关系不受他们自己支配;人与人的互相独立为物与物的全面依赖的体系所补充。”[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