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口历史沿革:从宋到民国

江口历史沿革:从宋到民国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宋时期,宋孝武帝孝建元年至齐,江口仍属辰阳县。隋朝文帝开皇元年,废南阳郡,于其地置寿州。后晋高祖天福五年,牂牁蛮首领张万浚率所属思夷等州归附于楚,江口属楚思州。民国二年,铜仁府改铜仁县,将原设大江口之铜仁县更名为江口县,属黔东道。民国十二年废道,各县均直隶省。民国二十四年,省分设行政督察区,江口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1950年3月1日,县人民政府成立。

江口历史沿革:从宋到民国

江口地域最早初形于春秋战国时期,属楚黔中。战国时属秦黔中郡义陵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秦黔中郡为武陵郡,隶荆州,属武陵郡无阳县,王莽建国,号“新”,改武陵郡为建平郡,东汉复称武陵郡,并无阳县入辰阳,江口属辰阳县。刘宋时期,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至齐,江口仍属辰阳县。502年,萧衍称帝,国号“梁”,江口属武州南阳郡建昌县。557年,陈霸先称帝,国号“陈”,废建昌县,江口属南阳郡。隋朝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南阳郡,于其地置寿州。十八年(598年),改寿州为充州,大业初废充州,并其地入辰州,改为沅陵郡,废静人县入辰溪县,江口属沅陵郡辰溪县。唐天宝三年(744年),江口属辰水县,隶充州,后唐江口属蜀黔州。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年),牂牁蛮首领张万浚率所属思夷等州归附于楚,江口属楚思州。南唐时期,攻楚,楚王马希崇降,江口属南唐。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分荆湖路为荆湖南北两路,北路领沅州、清州,江口属沅州麻阳县,淳熙八年(1181年),杨再西率其子政强领士兵开发省溪、宙逻、铜仁大小两江等地。元置省溪,提溪长官司。明永乐二十年(1424年)改隶铜仁府并延至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设省溪吏目1员,吏目署驻大江口(今双江镇)。光绪六年(1880年)清廷准贵州巡抚岑毓英奏,移铜仁县治于大江口,江口始成县治。民国二年(1913年),铜仁府改铜仁县,将原设大江口之铜仁县更名为江口县,属黔东道。民国十二年(1923年)废道,各县均直隶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省分设行政督察区,江口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之后,行政督察区番号屡经更易,但体制未变。县辖村寨小有调整,但基本格局未动,一直维持至1949年。1949年11月13日,江口解放。1950年3月1日,县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口、玉屏两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3县分开,江口县辖区仍旧,保持至今。(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