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高实体经济质量效益的策略

提高实体经济质量效益的策略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口县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抓好文化旅游产业、现代高效农业、绿色工业升级提质,推动实体经济不断取得突破。梵净山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

提高实体经济质量效益的策略

江口县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抓好文化旅游产业、现代高效农业、绿色工业升级提质,推动实体经济不断取得突破。2020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14亿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66亿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31亿元,同比增长2.2%。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27.3∶19.5∶53.2。

1.文旅产业龙头作用彰显

按照“旅游统筹、全域推进”思路,立足江口旅游资源优势,将大旅游发展与大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深化旅游综合改革,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切实把旅游业打造成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创新旅游产品业态,完善服务要素配套,扎实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梵净山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深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一带双核”战略,深入实施梵净山、亚木沟等重点景区建设项目,大力推进云舍4A级景区整改提升,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4个,获评全省甲级乡村旅游村寨1个,新增四星级标准以上酒店3家。梵净山景区实行实名制网络售票,并率先在全国推出智慧入园叫号管理系统,“云闪付”等线上支付方式实现景区全覆盖。成功举办“世界遗产地·梵净江口城”“美丽梵净山·铜仁过大年”系列旅游推介会,梵净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江口上榜“2018中国最美县域”,旅游产业持续保持“井喷”式增长势头,2020年全年接待游客1366.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5.38亿元。

2.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加快(www.daowen.com)

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产品安全、农旅结合的现代山地农业发展新路,做大做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发展,做大县级农业园区基地规模,增加市级农业园区产出总量,提升省级农业园区综合实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确立生态茶、冷水鱼、猕猴桃三大主导产业和中药材蔬菜两个增收项目,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20年,农业总产值实现30.56亿元,同比增长6.7%。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基本形成,生态畜牧业稳定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的抹茶生产基地、淫羊藿基地,全省最大的冷水鱼基地。生态茶园达到15.97万亩、产值10.6亿元;冷水鱼突破7000亩、产值1.53亿元;中药材达到3.44万亩、产值1.41亿元;精品水果达到5.15万亩、产值2.62亿元;蔬菜长期稳定在13万亩,产值4.37亿元。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三品”认证4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8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个,无公害认证面积40.63万亩。利用网络营销平台,积极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开设“梵净山珍·淘宝江口特色馆·苏宁易购江口特色馆”,孵化培育网商20家,引导传统企业触网转型2家,破解“江货出山”难题。

3.绿色工业健康稳步发展

围绕“一园两翼”[3]工业空间布局,构建具有江口特色的新型绿色工业发展体系,推动江口工业经济发展实现质的转变。做强凯德特色产业园区,着力发展新型材料、旅游商品、健康医药、绿色加工、生产服务、电子商务等绿色生态产业,大力提升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品质,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推动园区提档升级。依托紫袍玉和大理石等特色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推动怒溪、德旺片区石材产业快速发展。加快优质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做足水文章,形成产业链。围绕渝怀铁路、境内高速、铜江城市快速干道等交通“动脉”,做足县内物流产业文章,建成“东西相连、南北互通”的现代化物流产业基地,实现农副产品、工业产品等大宗商品的“快进快出”。扎实开展“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大力推进贵茶产业园、屈臣氏等重点项目建设,贵茶集团建成碾茶生产线18条、抹茶生产线34条,贵茶产业园项目(一期)、屈臣氏饮用矿泉水开发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农夫山泉项目快速推进。2020年新增入规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完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6亿元,园区承载力不断提升。农村电商深入推进,新增农村电商扶贫综合服务站点62个。截至2020年11月,“黔货出山”完成网络零售额1.7亿元,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验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