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落实干群连心,同步小康,构建城乡支部联建体系

落实干群连心,同步小康,构建城乡支部联建体系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江口县明确104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与104个村(社区)开展城乡支部联建帮扶工作。

落实干群连心,同步小康,构建城乡支部联建体系

江口县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铜仁市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因户施策实施办法》制定《江口县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因户施策实施方案》,并在近年来扎实开展“干群连心,同步小康”城乡支部联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城乡支部联建体系由队伍建设、帮扶内容与机制建设三部分组成。

1.城乡支部联建体系队伍建设

江口县近年来每年扎实开展城乡支部联建与干部驻村工作,参与部门范围逐年扩大,选派干部人数逐年递增。2018年,江口县明确104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与104个村(社区)开展城乡支部联建帮扶工作。各级各部门共选派489名干部驻村,其中第一书记72人。继续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含10个驻村工作分队104个驻村工作组。驻村工作分队由联系该乡镇(街道)的县级领导干部任队长,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任副队长,驻村工作组由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任组长。同时,选派县级领导干部任乡镇(街道)脱贫攻坚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江口县四大领导班子共计35位县级领导分别对71个行政村(社区)开展联系帮扶工作。

2.城乡支部联建体系帮扶内容

中共江口县委发布《关于扎实开展“干群连心,同步小康”城乡支部联建和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指出,城乡支部联建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对村整体发展的帮扶。主要包括发展村级扶贫产业、进行人居环境项目改造即“五改一化一维”、基础设施建设(原则上要求是中央、省、市覆盖不到的“最后一公里”项目如通组路、产业路、断头路、人畜安全饮水、文化广场、路灯、垃圾池、污水处理等),另外还包括特色项目建设如乡愁馆建设项目等。二是因户施策,对贫困户实施精准帮扶。主要包括医疗救助(按照《江口县关于建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托底及非医疗费用专项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执行)、教育资助(按照《江口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兜底资助实施方案》执行)以及为保障贫困户的基本生活条件开展的生活用品项目。(www.daowen.com)

3.城乡支部联建体系机制建设

江口县城乡支部联建体系机制建设主要由考核管理机制与工作保障机制两方面组成。一方面对联建单位和帮扶干部严格要求、制定相关标准;另一方面给予充分的工作保障,支持帮扶工作的顺利完成。

考核管理机制方面,县直部门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不再承担本单位工作,坚持脱产驻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驻村工作组要建立驻村工作台账,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要坚持每天记录民情日记,及时填写工作纪实表。县委组织部定期不定期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工作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和民主测评,每半年进行一次述职测评。每轮驻村工作结束时,按照日常考核占20%、半年考核占30%、年终考核占50%的比例分别对联建帮扶单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综合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选拔任用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对综合考核分数低于70分的,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进行诫勉谈话,后备干部驻村考核为不合格的不予提拔任用,对综合考核分数低于70分的联建帮扶单位,扣除单位年终绩效考核中相应分值,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工作保障机制方面,省财政给每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拨付2万元补助资金用于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同时,江口县要求各联建帮扶单位要为本单位所联建村的县级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购买保额不低于5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按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据实发放生活补助和交通补贴。县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关心、支持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开展工作,积极解决驻村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各乡镇(街道)加强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的管理,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积极研究解决驻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