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以难点为中心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以难点为中心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做好群众工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江口县以脱贫攻坚中的难点为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四”即“四个下沉、四个结合、四个覆盖”的脱贫攻坚群众工作方法。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以难点为中心

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组织、领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为做好群众工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江口县以脱贫攻坚中的难点为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四”即“四个下沉、四个结合、四个覆盖”的脱贫攻坚群众工作方法。

1.“四个下沉”,实现政策落实公平公正

一是责任体系下沉。江口县建立了“县级干部包乡、科级干部包村、驻村干部包组、帮扶干部包户”的“四级包保”责任机制,将责任体系下沉到村到组到户到人。通过责任体系下沉,不仅推动了全县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及移民搬迁等方面群众工作的循序渐进、不断深入,而且使广大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不断转变,化解了许多脱贫攻坚中的重难点问题。

二是村民自治下沉。充分尊重农村群众以村民组(自然组)为基本单元生活方式,充分激发农村群众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主动性,引导群众在村民组(自然寨)内采取民主推荐的方式成立组务会,由组务会牵头组织群众制定《组(寨)规民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本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及移民搬迁等问题的集中商议与民主决策,真正实现群众的事群众“自己说了算、自己组织干、自己监督看”。

三是民主评议下沉。针对产业发展中产业选择、基础设施建设及移民搬迁中的征地补偿等难点、痛点问题,江口县采取“一学、二访、三会、四评”的方法,要求所有驻村干部先学习政策、方法,再逐户走访群众,在此基础上逐组逐项召开群众会,最后由村民代表会议进行集中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向全村群众公告公开,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诚恳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到有错必纠、有误必改。

四是项目实施下沉。为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民主管理、乡村治理、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江口县将“五改一化一维”、联户路建设、通组路建设、安全饮水工程、环境卫生整治、公益事业等以组为单位进行统筹,并由组务会召集群众自治商议决定,激发群众参与建设、参与发展的内生动力。

2.“四个结合”,实现发展红利共建共享

一是村民自治与民主法治相结合。江口县通过把组务会成员、德高望重的族长等“说话管火、做事管用”的人充实到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中,逐步健全完善以村为主的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增强其矛盾调解力量,切实有效解决了农村长期遗留的各类问题,解了民怨、顺了民气、舒了民心,促进了农村治理提升,减少了“两争两瞒”现象,实现了农村和谐稳定,推动了基层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及移民搬迁等脱贫攻坚难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合作组织与村级组织相结合。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领头人”作用,江口县通过推进“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股东的“三变”模式,建立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全覆盖,有效提升了产业扶贫的精准性及有效性。

三是基础设施与美丽乡村相结合。为切实解决农村过去“交通闭塞、路面泥泞,种田靠天、吃水靠抬,信号不强、供电不稳”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江口县整合各类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集中力量抓好路、水、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农村逐步呈现出路通水洁、电通信畅、村美寨靓的美丽乡村新画卷的同时,脱贫攻坚根基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与改善。(www.daowen.com)

四是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为有效解决农户尤其是移民搬迁户的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江口县在相关村委会驻地或集中连片的中心村寨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点,将与农户及移民搬迁户生活密切的合作医疗、社保、涉农补贴、社会救助等服务事项下沉或通过驻村干部上门服务的方式,让农户及搬迁户在新家门口就可快捷办理,切实方便农村群众特别是新搬迁户办事。同时,整合利用农村闲置国有房产资源,创建农村互助幸福院,开展农村特殊困难群体集中供养,让困难群众零距离共享公共服务。

3.“四个覆盖”,实现群众认可全面提升

一是干部培训全覆盖。为解决干部不懂政策、不会做宣传工作的问题,江口县按照“先学政策,再干工作;边学政策,边干工作”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脱贫政策知识培训、开展问卷调查、组织模拟考试、编发《江口县脱贫攻坚政策汇编》手册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各级干部职工脱贫政策学习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各级干部职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工作能力与水平。

二是入户走访全覆盖。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七不脱”的标准要求,采取包片、示范、点评、特殊走访“四访”相结合的方式,入户开展“六必访”活动。蹲点干部、驻村干部、帮扶干部逐村逐组逐户走访群众,对全县所有农户开展大走访大回访,对所有农户家庭成员信息、生产生活情况等进行大核查,建立家庭档案,使贫困户家庭实际与建档立卡系统登记信息线上线下信息一致。对达到国家贫困退出标准、拟退出的贫困户,进行逐户核查评估,确保贫困户信息客观有的、系统录的、袋里装的、墙上挂的、嘴上说的“五个一致”,让群众“清清楚楚算账、明明白白脱贫”。

三是思想动员全覆盖。为把干部参与脱贫攻坚的压力变为动力,把责任变为信任,江口县开展“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组织不会忘记”“三个不会忘记”干部动员活动,极大激发了广大扶贫干部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按照“找管火的人、说管火的话、做管火的事”工作思路,以组组开群众会、村村开代表会、乡乡开动员会“三会”为载体,充分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平台,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小组会、院坝会及入户遍访等方式,开展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实现了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为脱贫攻坚中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及移民搬迁等难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扫清了思想障碍

四是长效机制全覆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江口县围绕农民需求进行谋划,切实征求和听取农民群众意见,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路子,创新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形成政府主导、驻村干部协调、群众参与的融合机制,确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时保质完成。产业发展方面,江口县紧扣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以生态茶品牌和冷水鱼品牌为抓手,以产业联盟、村社合一及组务自治等模式为主导,探索构建了江口县农村产业革命长效机制。移民搬迁方面,为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江口县专门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和后续扶持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移民后续发展相关工作,并制定了《江口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和后续扶持发展实施方案》,出台了一系列后续帮扶措施,明确由县人社局牵头,组织移民就业技能培训,通过推荐就业、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等方式,确保搬迁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与此同时,江口县还建立了搬迁贫困群众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困难救助机制,加强对搬迁户就学、就医、低保和户籍的转接等相关工作。

【注释】

[1]农产品“六进”行动:进基地、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