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挑战财会领域人员数量与素质的误区

挑战财会领域人员数量与素质的误区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员配置方面,各单位的财会人员编制普遍不足,实际配备的财会人员能力和素质普遍达不到要求。这是我国多数企业财会部门的人员数量状况。财会人员是单位资产资金安全的守护者,是资金大门的“看门人”。这个看门人要针对不同期限、不同种类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要办理购置、入库、调拨、毁损、修理、报废、变价处理、盘盈盘亏等手续。

挑战财会领域人员数量与素质的误区

在我国,由于受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影响,民众的商业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和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实行了30多年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财务管理被计划管理管辖并替代,无论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国有企业,会计只相当于报账员和出纳,仅能发挥出应有作用的30%以下。全社会对财会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表现为:

在机构设置方面,将财务与计划、财务与设备条件、财务与审计合在一起,甚至将财务并入综合办公室,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不同环节叠加在一起进行管理,把专业工作与综合业务混为一谈,成为一套人马在一个舞台同台唱戏。将计划与财务合并,意味着计划的编制者与执行者同体,无法实现相互制衡;将财务与设备条件合并,设备的采购者与付款者是同一人,无法做到相互牵制;将财务与审计合并,让财务的实施者与监督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机构设置决定职能发挥、作用体现,如同一个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都是同一批人一样,存在明显的体制与机制缺陷。

在人员配置方面,各单位的财会人员编制普遍不足,实际配备的财会人员能力和素质普遍达不到要求。这是在财会工作是一项简单劳动、财务人员不创造价值、财务监督妨碍业务工作等错误理念和认识误区支配下,才会出现的不当行为。

中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多数是业务干部和行政干部出身,对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知之不多、不深、不全。用行政思维管理企业、用业务思维管理财务的现象不在少数。古人云:少知而迷,无知而乱。不了解就难理解,难理解就谈不上重视和支持。

多数民营企业老板对财务会计的认识更显得极端和偏颇。会计证账表,在某些民营企业眼里就是根据需要,想怎么编就怎么编;会计监督在多数民营企业根本行不通。

直到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十年后的今天,除中外合资企业、上市公司等少数企业外,绝大多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几乎全部民营企业的财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现象一直存在并且比较严重。

审计署审计西部某省大型国有企业时发现,该企业资产数千亿元,年现金流量数百亿元,企业筹资投资经营活动极其频繁,管辖着分布在全省半数以上地市、50多个区县的60多个行政和业务管理单位,180多个会计核算单位;管理和指导300多名从事3个不同领域的基层会计人员。按照这么大的工作量,总部财务配20名会计都不够。然而该单位财务部实际编制只有8人。为应付日益增加的工作量,该单位财务部常年从所属单位借调会计数人,有紧急任务时,还会从下面借调,借调总人数有时竟达到编制人数的1.5倍还要多。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严重干扰了基层单位的正常工作。使本来人员数量不足、素质达不到要求的基层单位,在精兵强将被抽走之后,出现了业务真空和管理短板,管理根基被人为动摇和削弱,给基层单位了带来严重隐患。被借调人员因不熟悉总部的人员和工作要求,工作开展很不利。人员不熟、政策不熟、没有正式身份、没有固定岗位职责、没有明确管理权限的借调人员,顶替总部岗位工作后,对总部工作质量也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借调人员对借调单位和被借调单位来说均是弊大利小。

数量不足且素质不高,业绩就很难达到要求。业绩达不到要求就让领导和群众不满,就不会有理想的地位和待遇,就会挫伤财务人员的积极性。没有积极性就更难出成绩,如此就进入一种死循环。其结果是领导和群众看不起财务人员和财会部门,认为增加再多的人也无济于事,只好维持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财会人员无论多么努力,也得不到领导和群众的满意和赞赏,只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首先,财会人员数量不足,对企业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企业的每个会计岗位就像企业的每一个大门。

假设某国企有两个院子,主院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次院有东西两个大门。那么该企业大门值守人员最少应该安排多少人?这是一年级小学生都能算出的最简单算术题。然而我们的大老板、老总、董事长,就给八人。主院六个,次院两个,不够可以相互调剂。这是我国多数企业财会部门的人员数量状况。

看大门白天晚上都要值守,一年365天每天每个大门必须有人,这是常识,也是院子安全的需要。八个人看六个大门存在明显漏洞。假设白天每个大门必须有一个人,白天需要六个人;晚上六个大门只剩两个人,只能看管两个大门,另外四个大门就处于无人值守状态,这正是小偷期盼的状态。长此下去,单位不丢东西那才奇怪。

如果谁家被盗、哪个领导办公室被撬,应该找单位一把手论理,不该找后勤部门,更不该找看大门的工作人员的碴儿。因为这不是工作人员态度不认真、能力不强惹的祸。这是体制机制漏洞产生的必然结果。

财会人员是单位资产资金安全的守护者,是资金大门的“看门人”。

一般来说,单位的资产资金有很多种,也就是说,单位有多个资金大门。

第一是货币资金大门。门中存放着单位全部的货币资金。这个大门必须由出纳一个人看守,其他人不能插手。但出纳不能同时负责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登记,不能负责会计档案保管,也不能兼任稽核,这几个大门必须另外安排人。

这个看门人每天要对现金进行清算,与会计核对;每月要对银行存款进行结算,与银行核对、与会计核对。核对不正确就要找原因或者自己赔。

第二是存货资金大门。里面有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产成品等用于短期能变现的实物资产的价值管理资料。

这个看门人要懂入库出库核算与管理,要能进行存货成本结转,要会定期盘库,要能处理盘盈盘亏。

第三是固定资产资金大门。里面放着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交通工具、专用设备、电子设备等价值大、使用期限长、能代表企业规模和实力的实物资产价值管理资料。

这个看门人要针对不同期限、不同种类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要办理购置、入库、调拨、毁损、修理、报废、变价处理、盘盈盘亏等手续。

第四是往来资金大门。里面有各种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其他应收其他应付等。

这个看门人要定期与对方核对账项是否正确,要及时收回债权、及时支付债务,收不回的债权要计提坏账准备等。(www.daowen.com)

第五是有偿债务资金大门。里面有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票据等一大堆品种繁多、期限不同、利率不等的债务。

这个看门人要按时还本、按时付息,要复核利息计算是否正确。

第六是收入资金大门。里面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各种收入。

这个看门人要计算和缴纳各种税金,还要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合理避税。

第七是成本性支出资金大门。

这个看门人要熟悉成本的确认和归属原则、方法,要能将归集的成本在不同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还要将成本在同一产品的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第八是费用性支出资金大门,里面有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间接费用。其中的职工工资资金支出管理较为复杂,要计算并缴纳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五险一金”,要计算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九是资本性支出资金大门,里面有除固定资产之外的无形资产、长期待摊投资、其他资产等价值管理资料。要懂得按规定摊销。

第十是在建工程资金大门。需要按基本建设会计核算,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第十一是所有者投入和权益资金大门。要会计算和分配股利和利润,要能计算和缴纳企业所得税,要进行税收筹划,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第十二是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大门,要会编制年度预算、决算,年度资金计划,按月编制会计报表,编写会计报表说明,要会进行会计报表分析。

第十三是负责筹融资的会计岗位,要熟悉国家的金融政策,熟悉各银行不同的贷款要求,熟悉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各种债券的融资方式、渠道、政策门槛、期限、额度、利率、用途、担保条件等监管要求。

第十四是管会计档案、会计继续教育、会计电算化的大门,这是不直接涉及资金管理的岗位,却是资金管理岗位每个大门的保障者和幕后英雄。

第十五是内部稽核会计大门,要求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能发现和预防其他会计岗位出现失误和差错。

尊敬的董事长、总经理,会计要干的这么多事您清楚吗?每个岗位的核心要求您知道吗?您的单位有多少个资金大门,需要多少个替您把关的资金看门人,您算过吗?对这些一定要清楚。否则,单位少了资金资产国家不会答应,群众不会答应。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出了问题,找会计也没用,那是您的机制体制等出了问题。制度不好,今天不出问题,明天、后天一定有大灾大难降临。

其次,财会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对企业的影响更大。

仍以上述看大门为例。假如该企业按要求配足了12名看门人,但是,其中有两人眼睛看不见,两人耳朵听不见,两人腿脚不方便,走不快。那么该单位六个大门一定看不好,东西照样丢。

财会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有问题发现不了,有动静听不到,看见坏人抓不到。一些单位干财务的没学过财务,不知道出入库手续怎么办,存货成本如何结转,折旧怎么计提,往来账怎么核对清理,利息怎么复核,税金怎么计算,成本费用如何归集分配,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如何摊销,利润如何计算,所得税如何清算,职工五险一金如何计算,如何做账,如何编报表,如何合并会计报表,如何编制预算、决算,如何进行会计报表分析,等等,没有这些基本功,怎么能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呢?怎么给领导提出加强管理、堵塞跑冒滴漏、增收节支提高效益的建议和措施呢?安排没有金刚钻的人干瓷器活,能干好吗?

让不懂会计的人干会计,如同请到不会做饭的人当厨师,不但浪费食材,还可能引起食物中毒。钱白扔了,事干不了还会瞎干蛮干,会给单位带来更大的麻烦和潜在风险。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决定着企业的命脉。管资金的人就是掌握企业命脉的人。挣的钱再多,如果违法,不但血本无归,法人也得坐牢;挣钱再快,如果花得比挣得还快,企业也会变成穷光蛋,甚至破产倒闭。

掌握企业生死存亡命运、掌管资金链安全连续、把握政策面合法合规、负责经营链合理高效的财会人员,数量必须配足,要让每个可能出问题的关口都有人看管和值守;同时还要要素质过硬,一个顶一个,保证每一个关口的每一名看管者具备合法合规合理高效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单位的安全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

告诉您一个小窍门:会计人员的数量与企业的资金量成正比,与企业年收入成正比,与企业的股份构成数量、所属单位数量、所涉及业务量成正比。如果这些业务数据不断增长,就必须增加财会人员。否则,资金成本高、支出大、浪费多、跑冒滴漏频繁,您的业务增长再快,也并不一定能让您的资产净利润率提高,让您手中的现金增加。

会计人员的素质与企业一把手的素质成正比,与企业制度的健全性成正比,与制度执行的严格性成正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