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仓库保管作业的管理方法

仓库保管作业的管理方法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避免或减少商品在保管中质量下降和数量损耗,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按制度办事,按标准办事,不留隐患,防止质量事故。在仓库保管活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将上述原则进一步具体化,这就会更易于理解以及按步骤进行。控制货物的含水量是货物保管的重要工作。

仓库保管作业的管理方法

1.商品保管的原则

仓库保管中,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要原则,否则作业效率库存商品的保管质量都要受到严重的影响。

①质量第一原则。商品保管保养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商品原有使用价值。

科学合理原则。对商品储存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商品养护要采取先进的技术与养护方法,做到因库制宜,因物而异。

③效率原则。在保证库存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变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现有仓储设施,提高仓库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减少保管费用,降低供应成本。

④预防为主原则。为避免或减少商品在保管中质量下降和数量损耗,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按制度办事,按标准办事,不留隐患,防止质量事故

上述保管原则从整体角度概括了商品在仓库内储存保管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在仓库保管活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将上述原则进一步具体化,这就会更易于理解以及按步骤进行。下面将这几个方面做进一步阐述。

①先进先出原则。

②零数先出原则。

③重下轻上原则。

④A、B、C分类布置原则。

⑤特性相同的产品存放一起原则。

2.商品保管的措施

(1)通风

仓库通风有自然通风机械自然通风、机械循环通风、制冷通风等,普通仓库只采用前两种通风方式。(www.daowen.com)

(2)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有避免阳光直射、通风、洒水降温、机械降温等条件。

(3)湿度控制

湿度分为货物湿度、空气湿度(大气湿度)。湿度表示含水量的多少,但在不同场合又有不同的表示方式。货物湿度采用含水量指标,用百分比表示;空气湿度则又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采用帕或克/立方米表示。

①货物湿度。货物湿度指货物的含水量。货物的含水量对货物有直接的影响,含水量高,容易发生霉变、锈蚀、溶解、发热甚至化学反应等;含水量太低,则会发生干裂、干涸、挥发、容易燃烧等。控制货物的含水量是货物保管的重要工作。对于大多数货物来说,其要求较低的含水量,具体可根据货物资料确定合适的含水量标准,如表4-1所示。

表4-1 几种货物的温湿度要求

②空气湿度。空气的湿度用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种方式表示。绝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水汽量的绝对数,用帕(Pa)或克/立方米(g/m3)表示,如25℃时,空气最高绝对湿度(也称为饱和湿度)为31.7×102 Pa或者22.80g/m3。温度越高,空气中水分子的动能越大,空气含水汽的能力就越高,绝对湿度就越高。相对湿度则是空气中的含水汽量与相同温度空气能容纳下的最大水汽量的百分比,最大时为100%。相对湿度越大,表明空气中的水汽量距离饱和状态越接近,表示空气越潮湿;反之,相对湿度越小,表明空气越干燥。

空气湿度可以采用干湿球温度计(表)测定和经过换算得出。干湿球温度计(表)由干球温度计(表)和湿球温度计(表)组成。干球温度计(表)直接测量空气温度;湿球温度计(表)下端裹缠纱布,纱布部分浸泡在水中,测量得到湿球温度,由于纱布的水分蒸发吸热,湿球温度计(表)的测量温度一般比干球温度计(表)低,当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两者相同。

③湿度控制。

第一,湿度监测。仓库应经常进行湿度监测,包括空气湿度和仓内湿度监测,一般每天早、晚各监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第二,空气湿度太低时采取处理措施。空气湿度太低,意味着空气太干燥,应减少仓内空气流通,采取洒水、喷水雾等方式增加仓内空气湿度,或对货物采取加湿处理,直接在货物表面洒水。

第三,空气湿度太高时采取处理措施。封闭仓库或密封货垛,避免空气流入;在有条件的仓库采用干燥式通风、制冷除湿;在仓库或货垛内摆放吸湿材料,如生石灰、氯化钙、木炭、硅胶等;特殊货仓可采取升温措施。

(4)特殊情况下的保管

为保证保管质量,除了温度、湿度、通风控制外,仓库应根据货物的特性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如对货物进行除锈、加固、封包、密封等,发现虫害及时杀虫,释放防霉药剂等,必要时采取转仓处理,将货物转入具有特殊保护条件的仓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