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物流系统的构成与特点

国际物流系统的构成与特点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装卸、运输、报关、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国际运输段国际运输段是整个国际货物运输的重要一环,它是国内运输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又是衔接出口国货物运输和进口国货物运输的桥梁和纽带。

国际物流系统的构成与特点

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装卸、运输、报关、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国际物流通过物品的储存和运输,实现时间和空间效益,满足国际贸易活动和跨国公司经营的要求。

1.运输子系统

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通过物品的空间移动实现其使用价值。国际物流系统依靠运输作业克服物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地点和需要地点间的空间距离障碍,创造空间效益。国际货物运输具有线路长、环节多、涉及面广、手续繁杂、风险性大、时间性强等特点,国际运输费用在国际物品价格中有时会占有很大的比重。国际运输管理主要考虑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路线的选择、承运人的选择、运输费用的节约、运输单据的处理以及货物保险等方面的问题。

(1)出口货物的国内运输段

出口货物的国内运输,是出口商品由生产地或供货地运到出运港(站、机场)的国内运输,是国际物流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离开国内运输,出口货物无法从生产地或供货地集运港口、车站或机场,也就不会有国际运输段。出口货物的国内运输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要求各方面协同组织好运输工作,摸清货源产品包装、加工短途集运、国外到证、船期安排和铁路运输配车等各个环节,保证车、船、货、港的有机衔接,确保出口货物运输任务顺利完成,减少压港、压站等物流不畅的局面。

(2)国际运输段

国际运输段是整个国际货物运输的重要一环,它是国内运输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又是衔接出口国货物运输和进口国货物运输的桥梁和纽带。国际运输段主要指被集运到港(站、场)后的出口货物可以直接装船发运,或需要暂进港口仓库储存一段时间,等待有泊位、有船后再出仓装船外运。国际运输段可以采用由出口国装运港直接到进口国目的港卸货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经过中转转运点,再运达目的港的方式。运达目的港的货物,可以在到达港直接分拨,送达最终用户,也可先送达相关的供应部门,再分运给用户。不论是国际转运还是国内拨交分运,均有相应的仓储设施,以备临时存放中转之用。

2.储存子系统

储存会使物品在流通过程中处于一种或长或短的相对停滞状态,又称运输中的“零速度运输”。即使是在零库存的概念下,国际物流中物品的储存也是必要的,因为国际物品的流通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源源不断的流通过程。由于储存保管可以克服物品在时间上的差异,所以也能够创造时间效益。

从现代物流的理念来看,在国际物流中,应尽量减少储存时间和储存数量,加速物品的周转,实现国际物流的高效率运转。

3.检验子系统

由于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商品检验成为国际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在买卖合同中,一般都订有商品检验条款,其主要内容有检验时间与地点、检验机构与检验证明、检验标准与检验方法等。通过商品检验,确定交货品质、数量和包装条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如发现问题,可分清责任,向有关方面索赔。

根据国际贸易惯例,商品检验时间与地点的规定可分为三种。

一是在出口国检验,其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在工厂检验,卖方只承担货物离厂前的责任,不承担运输中品质、数量变化的风险;第二种,装船前或装船时检验,其品质和数量以当时的检验结果由准,买方对到货的品质与数量原则上一般不得提出异议。(www.daowen.com)

二是在进口国检验,包括卸货后在约定时间内检验和在买方营业处所或最后用户所在地查验两种情况,检验结果可作为货物品质和数量的最后依据。在此条件下,卖方承担运输过程中品质、重量变化的风险。

三是在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货物在装船前进行检验,以装运港双方约定的商检机构出具的证明为议付货款的凭证,但货到目的港后,买方有复验权。如复验结果与合同规定不符,买方有权向卖方提出索赔,但必须出具卖方同意的公证机构的检验证明。

在国际贸易中,从事商品检验的机构很多,有国家设立的商品检验机构、民间设立的公证机构和行业协会附设的检验机构。在我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及其分支机构统一管理和监督商品检验工作。选择哪个机构实施和提出检验证明,在买卖合同条款中必须明确规定。商品检验证明即进出口商品经检验、鉴定后,应由检验机构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如买卖双方同意,也可采用由出口商品的生产单位和进口商品的使用部门出具证明的办法。检验证明是卖方所交货物在品质、重量、包装、卫生条件等方面是否与合同规定相符的依据。如与合同规定不符,买卖双方可据此执行拒收、索赔和理赔。

此外,商品检验证也是议付货款的单据之一。商品检验可按生产国的标准进行检验,也可按买卖双方协商同意的标准进行检验,或按国际标准或国际习惯进行检验。

4.通关子系统

国际物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跨越关境。由于各国海关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对于国际货物的流通而言,海关可能会成为国际物流中的瓶颈。要消除这一瓶颈,就要求物流经营人熟知有关国家的通关制度,建立安全有效的快速通关系统,保证货畅其流。我国海关和检验检疫等机构为进出境的货物制定了监管规定和程序,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为办理有关手续提供方便。

5.商品包装子系统

杜邦定律提出,63%的消费者根据商品的包装装潢进行购买,国际市场和消费者通过商品认识企业,商品的商标和包装就是企业的面孔。我国出口商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出口商品包装材料主要靠进口;包装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低;外贸企业经营者对出口商品包装缺乏现代意识,表现在现代包装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包装的信息观念落后,仍存在“重商品、轻包装”“重商品出口、轻包装改进”等思想。为提高商品包装系统的功能和效率,应提高广大外贸职工对出口商品包装工作的认识,树立现代包装意识和包装观念;建立一批出口商品包装工业基地,以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满足国际市场、国际物流系统对出口商品包装的要求,保障各种包装物料和包装容器的供应。

6.装卸搬运子系统

国际物流运输、储存等作业离不开装卸搬运,因此,国际物流系统中的又一重要子系统是装卸搬运子系统。它是短距离的物品搬移,是储存和运输作业的纽带和桥梁。它也能提供空间效益,高效率地完成物品的装卸搬运,从而更好地发挥国际物流节点的作用;同时,节省装卸搬运费用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7.信息子系统

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采集、处理和传递国际物流的信息情报。在现代物流环境下,如果没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寸步难行。国际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口单证的作业过程、支付方式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供求信息及物品在国际物流环节中的位置和状况等。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点多、线长。所以,建立技术先进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将为国际物流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国际物流系统中的上述主要子系统应与配送子系统及流通加工子系统等有机联系,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建立适应竞争要求的国际物流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