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融资制度的公地悲剧与寻租问题

融资制度的公地悲剧与寻租问题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情况下,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的融资制度就会出现“公地悲剧”,即人们乐于享受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但缺乏有效的激励方法维护产品的持续提供。通过政府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体系进行调控与干预,以维持融资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的供需平衡,同时也保障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地运行。目前,资本市场上大量的制度漏洞与监管不严使证券市场成为现阶段经济领域最大的“寻租场”。

融资制度的公地悲剧与寻租问题

融资制度是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为各种所有制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金融体系作为经济制度体系的一部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金融市场向各经济主体提供制度性产品,因此具有影响社会利益和政治经济发展的公共性。在这种情况下,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的融资制度就会出现“公地悲剧”,即人们乐于享受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但缺乏有效的激励方法维护产品的持续提供。这一特性决定了只能由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政府来提供融资制度。通过政府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体系进行调控与干预,以维持融资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的供需平衡,同时也保障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地运行。

对于国有性质的企业而言,其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要活动就是融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以银行信贷为主的信贷市场,以及以证券融资为主的资本市场。一方面,由于中国金融体制尚在发展阶段,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模式还不成熟,目前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无论是融资方式的选择还是资金安排顺序,国有企业采用银行贷款融资手段大大优先于其他外源性融资或内源性融资手段。这就产生了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信用交易双方的寻租和合谋行为。另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以及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国有企业逐渐开始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形式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各项制度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债券市场萎缩,以及政府对上市指标的管制,导致企业股权融资并不容易。目前,资本市场上大量的制度漏洞与监管不严使证券市场成为现阶段经济领域最大的“寻租场”。(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