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内城乡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

国内城乡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艳飞、刘彦随、李裕瑞[34]主要侧重于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发展状况。邓玲、王彬彬[24]通过深刻理解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构建指标体系,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选取2006年的截面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未来的城乡发展作出预测,为温江区今后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城乡协调发展存在鲜明的地域差异,协调

国内城乡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

在中国,关于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研究方法也有了改进,理论成果不断得到完善,国内学者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内涵、研究内容和侧重点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究。

1.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本质

罗雅丽等[17]认为城乡协调就是城与乡之间经济系统的协调。欧阳彦、卢勇辉、刘秀华[18]认为在确定指标权重上,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其他方面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余萱、李二玲等[19,20]认为城乡协调最重要的方面是经济协调。人口城市化率是城市化最直观的表现,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竟竟、陈正江、杨德刚等[21,23]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是逐渐缩小直至消灭城乡对立,这是一个动态过程。邓玲、张明花、罗雅丽等[24-26]也认为城乡统筹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张明花[25]认为,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至关重要,应当通过调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功能及结构,确保城乡之间的利益协调,实现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田美荣、高吉喜[27]强调了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资源的合理分配能够缩小城乡差距,但应保留城乡各自的发展特色。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28]表明,城乡协调发展是城乡两个系统之间关系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与城乡对立相对的一种城乡发展理念。王君[29]认为城市和乡村是两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复杂的地域系统,并将这两个地域系统之间融合体系的构建看作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认为城乡协调发展就是城乡两个地域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和谐相处,并且这种协调的过程是持续进展的,具有由初级向高级转变的发展特征,其存在着与扩散效应相对应的发展原理,即城乡之间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趋势,最终实现协调发展,同时,中小城镇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着重注意。谢守红、王利霞[30]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城乡融合发展,使城乡居民在政治权利、经济水平、生活质量等方面达到相近水平。牛君仪[31]认为城乡协调是城乡关系发展的一个中间阶段,这个阶段以城乡关联为基础、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顾鹏、金帅[32,33]等认为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概括为经济、社会、空间、人口、资源环境等相互关联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即在城乡两个复杂系统各自发展的前提下,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并且一方的发展不受另一方发展的阻碍,另一方反而有促进作用,最终实现二者的协调。王艳飞、刘彦随、李裕瑞[34]主要侧重于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发展状况。李文正[35]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协调应体现在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科教文卫、社会服务、收入与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等方面。万冬君[36]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不是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同质化,而是要让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生活上享有同等的权利,消除城乡系统之间制度的差异,并最终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实现城乡一体化。

综上所述,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概念与内涵的理解在国内学术界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城乡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是城乡关系发展的一个阶段;城乡协调就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协调应体现在经济、空间、社会、环境、人口和资源等多个方面;城乡协调不是实现城乡完全一致,而是在保留城乡各自特色的前提下,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制度、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同等待遇。

2.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罗雅丽等[17,26]从空间联系水平、城乡差异程度,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共选取了23个指标建立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分析了西安市1980-2003年的城乡关系演变特征,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所选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并找出研究期限内所研究区域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数据主要来源于研究年份的西安市统计年鉴、相关年鉴以及相关统计资料。其中有些必要指标没有建立,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城乡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终结论证明2004年大西安的城乡协调水平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张竟竟、陈正江、杨德刚[21]依据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指标体系,为实现城乡协调提供对策,并为城乡空间协调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乌鲁木齐市1995-2004年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数据均来自乌鲁木齐统计年鉴和新疆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作者认为城乡协调发展是动态的、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在研究中应选取与研究期限或范围相对应的对象为参照物进行对比分析,并且主张研究城乡协调度应采取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邓玲、王彬彬[24]通过深刻理解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构建指标体系,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选取2006年的截面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未来的城乡发展作出预测,为温江区今后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张明花[25]从经济、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入手选取了15个指标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证明了福建省城乡协调发展中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福建省的城乡协调程度呈现从沿海向内陆不断降低的趋势,应从经济、空间分类指导、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完善等方面入手,采取手段促进城乡协调。田美荣、高吉喜[27]从城乡统筹协调度和城乡统筹特色度两个方面选取了16个指标,城乡统筹协调度指标体系是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四个角度入手,而城乡统筹特色度指标体系是从城乡景观与文化特色角度入手,既注重城乡统筹,又注重城乡特色,主要研究了城乡统筹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28]分别选取城市子系统中的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状况、城市建设、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以及农村子系统中的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发展等所包含的50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对山东省2007年的相关截面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山东省和各地级市的统计年鉴收集原始数据,最后将山东省各地级市的协调度划分为6个类型,并用空间差异示意图表达出来。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城乡协调发展存在鲜明的地域差异,协调度自东向西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协调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也具有正相关关系。然而,作者只选取了2007年的截面数据做了静态分析,没有时间序列的动态评价,指标的选取很全面,但过于烦琐,针对性弱。段晶晶、李同昇[37]将城乡关联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城市发展水平、乡村发展水平、城乡协调水平三个目标层、13个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选取西安市与咸阳市所辖的县域2007年的县统计年鉴数据以及从发改委收集的资料作为研究数据来源,将计算结果按得分情况分为三个类型进行区域间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发展水平与城乡关联度呈正向相关,且相关性比较强;该研究选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科学性比较高,选取的指标也有针对性,但是只研究了较小范围的城乡关联程度,且只做了一年的空间分析,没有进行连续的时空变化路径研究。欧阳彦、卢勇辉、刘秀华[18]从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平和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水平入手选取了36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且经济状况所占权重比较大,对重庆市1998—2007年的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将协调程度分为10个类型,结果表明,城乡协调发展是动态的、相对的,对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应选取多个区域多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法。王君[29]在其学位论文中从经济、社会、生活、环境四个方面入手,分别构建城市和农村的指标体系;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关地市的统计年鉴、相关研究报告以及实地调研;通过分析相关数据资料,总结研究区域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研究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机理,最终给出研究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注重实践性的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比较少;只选取了2010年一年的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没有做动态演变分析。得出结论:长株潭地区城市间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差异显著,影响长株潭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政策、产业因素和地区发展阶段的局限性等方面。

谢守红、王利霞[30]等选取了包括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等方面的30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市的统计年鉴。通过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2010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将长江三角洲的16个城市分为四种类型,最后结论证明,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显著;提出的建议是先利用优势解决“三农”问题,同时加快城市的转型发展,达到实现城乡协调的目标。余萱、李二玲[19,20]从城乡经济联系、城乡经济增长、城乡经济差异三个方面入手,对2000—2011年河南省的城乡协调度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出现各种现象的原因;同时选取2002年和2011年两个时间节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研究期限内河南省各个地市的协调度变化趋势;从制度、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分析了此种演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时间推移,河南省的城乡协调度不断提高,且各市发展程度不均衡,城乡收入差异在研究期限内并不明显,进而相应地提出一些建议。牛君仪[31]采用研究区域2010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基础,选定淮河流域城市群的29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区域,所用原始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作者通过研究得出,在研究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城乡协调度也越高,城乡协调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该结论与现有的其他研究结论不谋而合。

顾鹏、金帅[32,33]等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五个方面选取城乡各20余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研究了江苏省2002—2011年的城乡协调发展状况,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相关年份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江苏农村改革发展30年》等资料,也有依据相关文献整理出来的有用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江苏省社会进步状况对城乡发展的影响最大,资源环境对城乡协调发展的限制性比较大,有待进一步改善。

王艳飞、刘彦随、李裕瑞[34]等主要选取了环渤海地区三省两市2000年和2008年的截面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以县、区级为基本研究单元,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直辖市的统计年鉴。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各县城市与农村发展协调度差距大,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离散程度逐步扩大,城乡发展的协调性也越来越差。(www.daowen.com)

李文正[35]以陕西省的10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选取了城乡空间协调度、经济协调度、社会生活协调度、环境治理协调度等方面的20个指标,通过从陕西各相关统计年鉴收集、从相关政府部门征集以及自行调查获取数据,计算得到研究所需的数据资料,对2012年研究区域的城乡协调发展指标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大,各市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也各有不同,制定相关政策应分别考察。该研究只从静态方面进行了分析,未做动态研究。吴东[38]以广东省廉江市作为研究范围,从城乡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共选取了22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对2008—2012年研究区域5年的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呈逐步提高之势。

万冬君[36]研究的核心在于如何构建完善、科学、实用的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重点从建立模型方面研究如何更加客观、准确地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为今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各位学者的研究都有各自的针对性和研究方法,但是彼此也不乏共通之处:(1)在指标体系构建方面都从城乡协调的概念和内涵出发,以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指标针对性强;(2)研究所需的数据大都来源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也有部分是通过实地调查获得;(3)研究所选空间范围多是某个区域或者城市群,城市的层次主要是市级和县级,研究的时间范围既有长期的也有某一年的,研究类型多样;(4)都在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提出相关问题并给出对应的政策建议,对现在协调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体现了研究的意义;(5)部分研究者还对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分类论述,从协调到不协调一般分为四到六类,对不同程度的协调水平类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完善相关领域的研究。然而随着理论的不断充实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前人的研究中总结出一些经验:(1)城乡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过程,因而指标体系也应有阶段性,指标体系应不断改进完善,减少烦琐,增强针对性;(2)研究中应选取不同的区域或时间段作为参照物,将其与所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对城乡协调的评价应采取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既反映不同时点的差异,也能表现连续的时空变化路径,同时明确研究区域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同特征。

3.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方法的探讨

对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方法,国内学者在研究时都是从构建指标体系入手,有了指标体系就会涉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因而为所构建的指标确定权重的方法也是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使用比较多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

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王君、谢守红、王利霞、牛君仪、杨娜曼、肖地楚、黄静波、顾鹏、杜建国、金帅、李文正[28-31,33,35]等都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欧阳彦、卢勇辉、刘秀华、吴东、王艳飞、刘彦随、李裕瑞、金帅、顾鹏、杜建国[18,32,34,38]等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万冬君[36]首先根据需要建立网络结构模型,然后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法)最终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余萱、李二玲[19]采用平均赋权构建相应的模型。上述学者都是只采用了一种研究方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罗雅丽、张仲伍等[17,26]运用AHP法并结合专家意见确定指标权重,将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张明花[25]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专家打分的结果,其借助的是Yaahp软件,最终确定指标权重。段晶晶、李同昇[37]采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邓玲、王彬彬[24]用趋势预测法预测温江区未来十年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具体运用了时间序列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以上学者都是将几种方法相结合来确定指标权重,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

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牛君仪、余萱、李二玲、王艳飞、刘彦随、李裕瑞[19,28,31,34]等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还结合空间表达的方式将研究的现象直观呈现出来。

欧阳彦、卢勇辉、刘秀华、吴东、王艳飞、刘彦随、李裕瑞[18,34,38]使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张竟竟等[21-23]通过构建的数学模型来计算指标得分,将定性与定量、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综合使用,尽可能保障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顾鹏、金帅[32,33]引入欧式距离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城乡度,还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引入模糊数学思想对结果进行分等。

以上分析说明,研究城乡协调的方法越来越多,有单纯使用一种方法的学者,也有将多种方法相结合使用的学者,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进行研究,都是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避免主观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