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览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览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增速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了10%的增长速度。EV Sales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销售新能源汽车约221万辆,同比增长10%。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渗透率进一步上升,达到2.4%以上,全球大约每卖出40台汽车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从全球来看,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0万辆的仅中国、美国和韩国。Model 3的热销也使得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企业。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览

1.全球汽车市场收缩,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增长

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受贸易保护主义政治动荡因素的影响,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逐渐加大。同时,中国作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同比下降较快,极大加深了全球汽车市场的下滑。据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统计,2019年,全球共生产汽车9 178.7万辆,同比下降5.2%。

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增速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了10%的增长速度。EV Sales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销售新能源汽车约221万辆,同比增长10%。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渗透率进一步上升,达到2.4%以上,全球大约每卖出40台汽车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虽然略有下降,但依然保持了全球第一的地位,并且也是唯一超过百万辆的市场。从全球来看,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0万辆的仅中国、美国和韩国。

图1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其增速

图2 2019年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其增速[1]

中国和美国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先发国家,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近年来,随着欧洲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不断重视,相继出台了大量的实质性扶持政策,欧洲各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显著上升,销量增速显著大于中、美、韩等国家。对全球第二大市场美国而言,虽然其在2019年取得了30万辆以上的销量,但是其国内存在严重的区域非均衡性,新能源汽车主要销售在加利福尼亚州,其余州的销量占总销量不到1%,整体普及上远弱于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也较低。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凭借更为便宜的Model 3产能的不断提升和中国市场需求的旺盛,特斯拉以年销量36.78万辆的成绩大大超越连续四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比亚迪,成为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分别以销售23万辆、16万辆的成绩位列第二和第三名。

表1 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厂商top10[2]

从企业榜单上来看,中国车企虽然依旧在全球销量榜上占据了四个席位,但是与前几年相比大大缩小。宝马、大众、现代等跨国车企在2019年纷纷发力,在原有品牌能力和技术积淀的支撑下销量迅速上升,这也给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所有新能源车销量之中纯电动汽车占到了74%,同比增长了5%,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份额占到了26%,同比下降了5%。

表2 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TOP10[3]

从产品榜单上来看,特斯拉Model 3以30万辆的销量新高夺得热销车型第一名,排名第二的是北汽EU系列,日产聆风则以全年销售6.99万辆的成绩打败比亚迪元获得了第三名。和前几年的销量榜单相比,来自中国的产品由一半以上降到仅剩三席,仅北汽EU系列、比亚迪元EV、宝骏E系列三款车型进入榜单。

从榜单中的车型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畅销车型集中在微型和紧凑型领域,其价格相对较低,品牌对其溢价的能力也不高,该类产品主要解决城市的基本出行需求。反观国外品牌新能源汽车,无论是Model 3、宝马5系新能源,还是三菱欧蓝德PHEV,都是中型轿车或者SUV,终端售价都是二三十万元以上甚至更高。由此可见,国际厂商是将新能源汽车作为自身产品的补充,并且主要是以中高端产品的定位嵌入自身的产品体系中。这一方面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较高,推出入门级车型将导致该车型价格偏高,对车型的定位会造成偏差。另一方面,推出新能源车型也抢占了一部分由于政策导向所引致的需求。总之,受益于品牌能力和产品能力,跨国厂商开始抢占全球市场,加剧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内的竞争。

2.面对困境,传统车企抱团取暖(www.daowen.com)

在面对汽车产业新“四化”(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大浪潮和全球汽车市场不振的市场环境下,全球汽车企业开始寻求互相间的合作,由原本纯粹的竞争者转变为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其中最大的一笔合作为菲亚特克莱斯勒标致雪铁龙合并。2019年10月31日,法国车企标致雪铁龙集团(PSA)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双方正式宣布合并,成立一个市值达到4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 414亿元)的汽车集团,双方将在合并后的公司中各持有50%的股权。按照这两家公司去年汽车的总销量870万辆计算,合并成功后的新汽车集团产销超过通用汽车位列全球第四,总量达840万辆。

PSA集团旗下拥有标致、雪铁龙、DS;FCA则持有菲亚特、克莱斯勒、道奇、Ram、Jeep、蓝旗亚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法拉利等品牌。FCA集团与PSA集团的合并,将在车辆平台、动力总成和技术等实现协同效应,能节省高达37亿欧元的成本。

此外,2019年1月,大众和福特正式结盟,强化在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合作。3月,戴姆勒、宝马又宣布将在出行领域进行“联姻”。8月,丰田宣布将斥资960亿日元收购铃木4.9%的股份,强化合作关系,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同样,铃木也出资480亿日元收购丰田的股份,强化资本合作。11月,比亚迪发布公告,宣布比亚迪与丰田汽车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新公司将于2020年在中国正式成立,丰田与比亚迪各出资50%。新公司将开展纯电动车及该车辆所用平台、零件的设计、研发等相关业务。

3.全球造车新势力逐渐崛起

2019年,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凭借自身的先发优势和互联网基因,正不断抢占传统车企市场份额。得益于Model 3的批量交付,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被特斯拉所打开。凭借着新颖的外观和优秀的驾乘体验,Model 3一年销量超过30万辆,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新能源车型,与传统燃油车热销车型的销量相比也毫不逊色。Model 3的热销也使得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企业。

除了特斯拉的热销之外,中国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也进入了批量交付年。2019年,有4家造车新势力企业产销量突破了一万辆,分别为蔚来、威马、小鹏和合众。其中,蔚来汽车销量最高,达到20 565辆、威马汽车交付16 876台、小鹏汽车交付16 608辆、合众汽车交付10 006台。交付量过万可以看作是造车新势力开始逐步崛起的一个信号,蔚来、小鹏等都已经开始和传统厂商的合作,这对于新势力补齐短板有较大的好处。中国造车新势力能否崛起也是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否发展好的重要一环,有了多样的产品才是一个完善的市场和产业。

4.开源未成,节流先行

面对全球车市的增长停滞、汽车销量不佳、开源无果的情况,为了保证企业的运转和筹集下一阶段电动化研发的巨额投入,各大车企开始了裁员和降薪。这一裁员和降薪几乎波及全球所有车企,无一幸免。

在裁员方面,捷豹路虎成为全球车企裁员之最,裁员2万人,占公司总人数的50%。有近一半的车企裁员人数在10%左右,而奔驰、宝马、本田等销量较好的车企裁员人数较少。由此也可看出,即便是在行业性停滞面前,有竞争力的企业依然能够实现相对的扩张。

表3 全球各大车企裁员计划[4]

续表

在降薪方面,高管的降薪是首当其冲,降薪的范围从10%—50%不等。其中,日产、福特公司的高管降薪比例最高均达50%,远高于同行,从侧面也证明了其所受冲击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