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民币纳入IMF货币篮子,促进国际化双赢

人民币纳入IMF货币篮子,促进国际化双赢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人民币被纳入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篮子,意味着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名正言顺地成为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官方使用货币,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增加人民币的使用量,免除自身的汇率风险,使中国和世界取得双赢的结果。

人民币纳入IMF货币篮子,促进国际化双赢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被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IMF) 纳入特别提款权(SDR),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储备货币。这无疑是对人民币在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领域中已占有较高权重的认可,自此,人民币可以广泛用于国际交易的支付,并得以在主要汇率市场上被广泛交易。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数据,人民币已经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之后的第四大支付货币。

对此,一些西方媒体表示怀疑,认为人民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要取代日元、英镑在新兴市场央行的位置,其条件还尚未成熟。

所谓的“特别提款权”又称“纸黄金”,是1969年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第一次修订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时,所创立的用于进行国际支付的特殊手段,其成员国享有以特别提款权获得储备篮子中任何一种货币以满足国际收支需求的权利。

此外,特别提款权是以欧元、日元、英镑和美元组成的“一篮子货币”定值的。人民币要想纳入IMF货币篮子,必须具备两个标准:第一,货物和服务出口量必须位居世界前列;第二,自由使用货币。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为了挽救出口制造业、有利出口,2015年8月政府允许人民币扩大交易区间,先是小幅贬值,之后经历了一次性较大幅贬值,令美国为首的西方认为人民币被操纵了。

但事实上,人民币只不过兑美元小幅贬值而已,由于挂钩美元,随着美元指数的上升,近年来人民币的总体实际汇率大幅上升,成了亚洲区域最强的货币,远远强过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等;此外,这实际上给了市场更多卖空人民币的机会,削弱了人民币兑美元和欧元的币值。这使得人民币越来越接近自由浮动。当然,要真正做到人民币自由浮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www.daowen.com)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作为向全球经济注入流动性计划的一部分,在2009年,世界货币基金组织股东国同意一次性创造大约2500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但由于这部分特别提款权是按参与国对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贡献比例进行分配的,大部分特别提款权资产最后成了发达国家外汇储备。

因此,人民币纳入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篮子,可以扭转“美元独大”所催生的“我的美元、你的问题”的局面,使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与其不断上升的经济地位相匹配,有助于增强货币篮子的稳定性、代表性和合法性,使得国际货币体系向更加稳定的多元储备货币体系发展。

目前,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债券市场,期望未来有一天中国债券市场将被亚洲机构投资者、新兴市场央行和大型主权财富基金作为替代美国国债那样的避风港,此举是人民币融入国际体系、承诺国家金融改革的举措。

其中,还包括了2015年9月底,中国首次向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公布其官方外汇数据,成为披露季度数据的96个国家之一,极大地提高了透明度。而且从10月开始,中国宣布采纳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财政部将从四季度起按周滚动发行三个月记账式贴现国债,促进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开放。

此外,人民币被纳入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篮子,意味着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名正言顺地成为世界货币基金组织(180多个)成员国的官方使用货币,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增加人民币的使用量,免除自身的汇率风险,使中国和世界取得双赢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