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北欧勤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探秘

北欧勤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探秘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挪威人健康的生活习惯,自然使他们减少了得病的可能性,这样一来,不但政府减少了医疗开支,而且个人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5年前的一项调查发现,整个挪威只有15个成年人因超重引起糖尿病,其中一人还是新移民。纵观挪威人的生活方式,不正是中国老祖宗留下的勤俭持家、积谷防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及决不寅吃卯粮的生活模式吗?

北欧勤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探秘

挪威、丹麦和瑞典等北欧国家,几乎做到了保证每一个公民充分享受由他们创造的社会财富老百姓人人可以接受从小学到大学的良好的免费教育,看病不需花钱,在人人平等的价值观的影响下,社会财富的分配相对均衡,又老有所养,真可谓生活得无忧无虑。前几年,国际经合组织根据加拿大的“商业繁荣潜力指数”,对未来10年经济发展将呈现繁荣景象的30个国家进行了预测。依据各个地区的人口、贸易、能源、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指标,在这些未来将获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中,瑞典、挪威和芬兰名列前三甲。很遗憾,中国不在这30个国家之列。

从排名看,前三位全都是北欧国家,美国排在第12位。尤其是挪威,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相对缓慢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运输技术的发展方向,使它能够免受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生活方式的影响,它的经济发展潜力反而比美国大。因为挪威人的价值观和种种传统深入民心,我们无法想象,这么富有的北欧人,居然节俭到令我们匪夷所思的地步,令金融霸权绝无可乘之机。

在挪威的街头拐角,勤俭商店(类似中国过去的旧货商店)随处可见。说来很多人不信,生活在挪威,假如有一天你为孩子过生日,拆开礼物盒,看见里面是洗涤干净的旧衣物,千万别大惊小怪,这在当地已蔚然成风。当然,假如把这一场景搬到中国,我们也无法想象送礼之人还有何脸面做人?在当今的中国,夫妇俩赴宴一个座位,500元的“市价”已不能算高。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节制和劳动是人类的两个真正的医生:劳动促进人的食欲,而节制可以防止他贪食过度。挪威人爱好运动的习惯没改变,他们很少开车,政府也不提倡开车文化。挪威人传统的饮食习惯也没改变,挪威的传统食品——鱼、肉、土豆蔬菜依然是餐桌上的主角。即使有钱,外出就餐对他们来说也很难得。挪威的餐厅规模普遍比美国的小,其提供的食物分量也比美国小,在美国为一人份的菜品,到了挪威就变成三人份。直到现在,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快餐文化根本无法在挪威流行起来。

有必要在此插一句,原本中国人的饮食很健康,以五谷杂粮为主食,再佐以豆制品、蔬菜瓜果、鱼、蛋、家禽和少许肉类;中国的饮食文化则更是源远流长,八大菜系闻名世界,烹饪技术也最发达,众多传统名菜、地方小吃更是风味独特,不仅深受中国人喜爱,而且也吸引了众多外国人。但我们却丢弃了传统的中国美食,引进了美国的垃圾食品。

目前肯德基在中国的450座城市开设了2000多家餐厅,麦当劳的分店也达400多家。这些典型的美式快餐如牛肉汉堡、乳酪、炸薯条、炸鸡块和可口可乐,富含高脂肪、高油脂、高盐和高糖。麦当劳的总裁在50多岁英年早逝,酷爱垃圾食品的克林顿在50多岁时心血管堵塞了80%,不得不多次进行心脏手术。这些都凸显了美国的饮食文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www.daowen.com)

但是,中国好多影视作品却把带孩子吃麦当劳、肯德基的快餐以及喝可乐当成一种时尚进行宣传,这样会把中国的下一代都培养成垃圾食品和垃圾文化的拥趸。在经常食用“四高”食品的饮食习惯下,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增长速度上升到世界第二。以北京为例,北京45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6%,与此同时,一大批糖耐量低减人群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后备军”。这一患病比例甚至超过了美国。美国垃圾文化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渗透到中国,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排挤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根据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收集的数据,在之前的两年中,美国糖尿病患者几乎增加了15%,接近2400万人,占人口总数7.8%,特别是超重引起的糖尿病长期困扰着美国人,令美国濒临崩溃的医疗体系再添负担。而挪威人健康的生活习惯,自然使他们减少了得病的可能性,这样一来,不但政府减少了医疗开支,而且个人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挪威的糖尿病病例在西方国家中是最少的,只占所有病例的3.6%。5年前的一项调查发现,整个挪威只有15个成年人因超重引起糖尿病,其中一人还是新移民

纵观挪威人的生活方式,不正是中国老祖宗留下的勤俭持家、积谷防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及决不寅吃卯粮的生活模式吗?正因为按照常识实行传统的经济模式,北欧国家逃过了经济危机,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它们的经验已经向我们证明了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

因此,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美国来质疑丹麦这样的北欧国家,面对全球分配最公平的丹麦和挪威,那些说什么“高福利必养懒人”的经济学家,难道不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结论吗?而中国更应该重新思考一下,究竟是继续向贪欲无度、借债消费的美式生活靠拢,还是向北欧人学习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的发展模式,遵从常识,从更高境界上找回自己老祖宗的生活真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