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IP经济:红遍网络的秘诀?

IP经济:红遍网络的秘诀?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IP必定自带一定的流量,但有流量不一定就是IP,比如网红。即便没有“双十一”推波助澜,她们平日里上新一次也能实现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惊人销售额。周星驰更是这样的一个IP,他演了很多经典的电影,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周星驰”三个字就是观众们买票的理由,“周星驰的电影”成为有强大号召力的文化消费品。这些人可不是什么网红,是史红。

IP经济:红遍网络的秘诀?

IP必定自带一定的流量,但有流量不一定就是IP,比如网红。

我们在网络上常见到的一些网红,他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明星,但也通过照片、视频、网剧、直播等多种媒介形式获得大量粉丝,她们除了和明星一样接广告、做模特,还有更多元化的变现手段。

在2015年的“双十一”过后,有媒体报道称,排名靠前的几家网红店铺,在没有任何会场资源和流量倾斜的情况下,单日销售额均突破了2000万元,第一名的张大奕更是卖出了6000万元。

即便没有“双十一”推波助澜,她们平日里上新一次也能实现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惊人销售额。这与知名实体服装品牌股价常年下跌、商铺打折、花大价钱请一线明星代言,却依然难掩消费颓势的景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严格来说,她们所仰仗的漂亮脸蛋、婀娜身材并不是“智力成果”,你可以说她卖的是肖像权,也可以说这是颜值经济,何况网红们有些运作模式和变现手法和所谓购买了IP版权的网络剧运营有类似之处。

我们今天谈IP,显然不能局限在网红这个个体领域,只能说网红中的一部分有成为IP的潜力。正如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中谈论IP时认为:现在的IP经济最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人格魅力体,只要足够多的人认可这个人格魅力体,他/她总是能成功吸引大家的目光,说服大家接受新的观念,将影响力直接变现成购买力,就是一个成功的IP。

罗胖作为“人”按传统意义不能算IP,也不能算网红,但是他利用自己的口才表达能力做的罗辑思维,是互联网知识领域非常热的一个IP,可他又是这个节目唯一的主讲人,所以罗胖就变成了一个IP,他就是自己这个IP的拥有者。(www.daowen.com)

周星驰更是这样的一个IP,他演了很多经典的电影,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周星驰”三个字就是观众们买票的理由,“周星驰的电影”成为有强大号召力的文化消费品。

2016年周星驰的贺岁片《美人鱼》带来了30亿元的票房纪录,周星驰向我们科普了什么是票房号召力。不是简单将其主演影片票房相加,而是无论他作为主演、导演,还是监制,“周星驰”三个字就是票房保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IP号召力。

乔布斯不应该是一个IP,但是他做演讲,他是每一次全球瞩目的苹果发布会的主角,这些内容以视频形式成为有传播性的内容媒体,他也开始IP化。乔帮主去世,他的经历、故事被写成小说,拍成电影,等于后人还可以把他IP化,不管他愿意不愿意。

这样看来,经典历史人物都是好IP的“内容源”,想想霍元甲,想想叶问,想想狄仁杰,想想方世玉,想想黄飞鸿……

这些人可不是什么网红,是史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