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比较及联系

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比较及联系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经济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贸易自由化对工业产业组织的影响。工业经济的第五个基本特征是工业经济向发展中经济体延伸,发展中经济体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人力资本的提高以及企业学习能力的进步,使欧、美、日等经济体的企业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发展中经济体,一是以组装和低技术最终品制造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工业份额大幅度提高,其中中国所占份额最大;二是供应链的区域布局趋势明显,形成了全球分拆供应链格局。

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比较及联系

1908年,福特T 型车成功上市,标志着人类社会从手工制作阶段向大规模工业经济发展,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这一百多年时间里,工业技术在化学电器航空电子、计算机、电气医疗器械等技术领域不断发展,正是这种技术变化,不断演变出新的细分产业,以装配流水线汽车工业最为典型)和管道流水线(化学工业最为典型),但不管技术如何变化,大规模生产方式是20世纪最基本、最核心的生产特征,这也是工业经济的第一个基本特征。

工业经济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贸易自由化对工业产业组织的影响。1948年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对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推动影响深远,而且许多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放弃了传统的国家治理理念,也加入GATT。1995年以后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使北方国家主导的跨国公司的市场活动半径迅速扩大,也为产业内部的分工体系形成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条件。许多国际组织的成立也为产品标准化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当然,受到不同国家文化的影响,不同跨国公司产业组织的边界是不同的(Alfred Chandler,1994)。[4]这样工业组织不局限在某个国家进行,而进行了国家之间的分工,不同产业涉及的国家数量多少与最终产品的复杂度以及零部件的可分拆性有关,例如飞机,其零部件就需要十万多个,参与的国家众多,而智能手机,其供应链比较短,参与的国家也就相对比较少。

工业经济的第三个特征是以市场和成本为导向,工业布局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特点,由于海运成本相对铁路运输和空运便宜,因而许多工厂布局在沿海一带,这样形成了以沿海制造为主的全球价值链体系,而相较而言,内陆参与大规模生产分工体系相对少一些。

早期的工业经济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工业经济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早期的工业经济以国内产业分工体系为主,中间品和最终品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欧美企业基本形成了全能工厂,从原料到最终品都在一个工厂内部完成,甚至包括运输设施(码头等)和运输工具也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到了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模块化生产极大提高了工业经济的效率,从而也对工业组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装配流水线领域,根据产品供应链的长短,形成了不同层次的零部件供应商,从一级供应商到三级供应商,这是最常见的工业组织分工体系,有些供应链可能更长,同时后勤专业服务提供商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迅速出现,企业内部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而全的企业组织方式转变为大而专的全球性组织方式,以全球资源为基础构建企业组织方式,从而使工业经济的效率更加提高。

工业经济的第四个特征是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主导了工业经济,但不同国家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模式,从跨国公司的形成过程看,尽管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观以及制度背景,因而跨国公司的营运方式和模式是不同的,“在美国,那些一体化管理的大型新兴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利润而激烈竞争,但是在德国,许多这样的大型企业却宁愿进行合作。在美国,1890年联邦法院通过谢尔曼反垄断法并付诸实施,这反映出美国对于竞争价值的普遍认可;然而在德国,国家法庭为卡特尔和其他企业之间的协议提供了强力支持,这反映的却是对于工业合作优势的普遍认可。德国的贸易联盟比美国的贸易联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也明显地反映了这两种不同的信念。”[5]因此,德国工业企业之间和工业企业内部所发展起来的合作关系,被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称为“合作的管理资本主义”,德国经济史家于尔根·科尔称之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这种管理模式一直影响到现在。当日本跨国公司从20 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日本企业采用了上下游企业之间互相持股的方式,形成了承包关系,而美国企业以市场交易关系为主,外包成为美国工业企业内部的主要方式。

工业经济的第五个基本特征是工业经济向发展中经济体延伸,发展中经济体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人力资本的提高以及企业学习能力的进步,使欧、美、日等经济体的企业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发展中经济体,一是以组装和低技术最终品制造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工业份额大幅度提高,其中中国所占份额最大;二是供应链的区域布局趋势明显,形成了全球分拆供应链格局(见图9-1)。[6]

在发达经济体中,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分化现象,德国、日本、法国等继续沿用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并控制着汽车、电子、化学、航空等高端制造业,形成相对独立的供应链体系,而美国除了在传统高端制造业外,在数字通信、计算机和生物制药领域快速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其供应链高端位置,同时朝数字经济方向演化。

图9-1 波音787的供应链分布[7]

工业经济条件下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利益配置格局也基本完成。一是发达国家仍然控制核心利益,控制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位置。二是非核心利益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新一轮重新分配,中国占据了全球价值链低端主要份额,其既具有国家规模优势,也与市场容量的迅速增长有关。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发展迅速,其基本技术包括信息收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加工技术和信息储存技术。这些技术促发了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从原来实体经济为主的企业对企业模式向以互联网为主的B2C模式转变,建立起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为基础的数字服务平台,数字技术创新了信息搜索、信息交流平台以及货物和服务平台,在线货物订购、在线服务平台和社交网络等已经成为三大最主要的技术创新数字服务平台(见图9-2)。

图9-2 互联网通过三种重要机制推动发展[8]

表9-1 世界互联网用户及占比 单位:人、%

·资料来源: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www.daowen.com)

这种技术使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到2017年12月,在全球76亿人口中,互联网用户达到约41.6亿,互联网渗透率达到54.4%,从2000年到2018年,其增长率达到1052%,不仅欧洲、北美的互联网渗透率很高,而且非洲、中东地区互联网用户的增长率也非常高,非洲2000—2018年的增长率达到9941%(见表9-1),这是信息和数据流动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条件下,以互联网为商业基础,B2C为服务内容的互联网价值链基本形成,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2010)将互联网价值链分成五个部分,分别是内容创建权利、在线服务、支持技术服务、联通性以及用户界面(见图9-3)。

图9-3 互联网价值链

·资料来源:根据科尔尼资料整理,A Viable Future Model for the Internet。https://www.atkearney.com/documents/10192/557848/Viable_Future_Model_for_Internet.pdf/4b98dac5-0c99-4439-9292-72bfcd7a6dd1。

在不同互联网价值链中,不同产品的市场结构存在着很大差异,有偏竞争性的,有偏垄断性的(见表9-2)。

信息技术推动了B2C为主的数字经济的形成,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不同的特征有以下几点。第一,商业主体的变化,从实体网络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互联网的B2C模式。在原来实体经济条件下,产业组织形成制造、批发和零售的网络体系,最终通过商业砖瓦式的网络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在固定实体网络的限制条件下,企业服务消费者的数量和范围是有限的。在数字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互联网对消费者的服务是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提供服务,从理论上讲,互联网平台为消费者的服务可以是无限的,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第二,数字服务平台的交互式特征。数字服务提供商实现了企业对消费者、消费者之间和消费者对企业之间的交互模式,例如个人可以在社交网络上传各种信息和视频,数字服务提供商组织生产的技术和方式也出现了变化。第三,数据流动成为数字经济形成的前提条件。数据包括符号、文字、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它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等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等数字数据。数据根据不同主体可以分为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和政府数据等。数据本身没有意义,数据必须与信息结合,数据和信息是互相关联的,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在数字经济中,个人数据是数据的最核心部分,因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个人数据能否流动?是可以在境内流动还是跨境流动?哪些行业完全可以流动,哪些行业限制甚至禁止流动?这些都影响着数据服务提供商是否可以提供服务?提供多少服务?

表9-2 互联网价值链选定部分的市场特征

·数据来源:根据科尔尼资料整理,Atkearney A Viable Future Model for the Internet,https://www.atkearney.com/documents/10192/557848/Viable_Future_Model_for_Internet.pdf/4b98dac5-0c99-4439-9292-72bfcd7a6dd1。

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首先,数字经济部分替代工业经济。在报纸、音乐、图书和期刊等领域,从创意、制作到销售,都通过数字经济形式表现出来;同样,许多传统服务业也被替代,例如订票服务、部分保险产品服务、部分健康服务等。[9]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数字产品都替代了货物产品和服务产品,这与技术、消费习惯以及相应的国际贸易规则有关。其次,数字经济促进工业经济的智能化,工业互联网是B2B的操作系统,通过数字产品嵌入传统价值链,进一步深化大规模生产的定制化进程,如智能驾驶系统、智能电子产品(智能手机等)等。工业互联网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逐步演变到智能产品、智能连接产品、产品到系统的系统,而工业互联网是系统的构架基础,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见图9-4)。[10]这将对全球的制造业价值链和供应链体系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最后,数字经济促进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数字化服务。例如企业之间的电子供应链服务,为消费者提供订货服务等,服务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图9-4 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构架图

随着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悄然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只要有宽带等网络覆盖的区域,就有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出。[11]全球约3/4的人使用网络,2/3的人从网上购物,B2C交易额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0.5%增长到2016年的1.5%。[12]2020年,数字经济占全球GDP的比重将达到25%(TUAC,2016)。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尽管核心部分基本相同,但其内涵和量化测度却依然没有公认的边界或统一的框架

从以上关于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关联和区别。从关联看,工业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和支撑,数字经济如果没有通信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业品和服务品,就没有企业之间的产品关联和服务品关联,就不可能有企业之间数据的传输,也就不需要工业互联网;同时数字经济是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通过数字化平台,使工业经济更加精准地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企业之间的运作效率也更高。从区别看,数字经济提供了新的生产和服务方式,从生产到销售,从企业运作方式到政府治理等都是一次全新的数字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