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17年旅游业发展概览

2017年旅游业发展概览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2.39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和29%。截至目前,10个市州将旅游业确定为首位产业,11个市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部门统筹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职能逐步增强。2017年,以大景区为主的旅游项目实际完成投资458.34亿元。2017年,接待游客突破7036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2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37.6%;乡村旅游就业人数达到18万人,带动2.92万建档立卡户、12.26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7年旅游业发展概览

2017年,全省旅游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按照省委省政府将旅游业培育成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崛起的战略性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大景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旅游业态创新、全产业链打造等为重点,旅游供给能力、综合效益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2.39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和29%。全省旅游人均消费达到661元,较上年增加21元。

(一)提升产业地位,产业实力显著增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在《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中,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10大类生态产业之一予以谋划,同时站在新的起点和高度,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提出一系列大政策、大举措。截至目前,10个市州将旅游业确定为首位产业,11个市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部门统筹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职能逐步增强。全省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现有A级旅游景区276家,其中5A级4家,4A级77家;旅行社652家;旅游星级饭店390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80家);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达到48所。

(二)加快景区改革建设,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坚持把大景区作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来打造,推行大景区管委会+旅游开发公司模式,目前有18个大景区成立了大景区管委会,15个大景区成立了旅游投资开发公司,16个大景区建设性规划通过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论证。2017年,以大景区为主的旅游项目实际完成投资458.34亿元。张掖丹霞已向国家旅游局上报5A级旅游景区终评申请,黄河三峡、宕昌官鹅沟2个大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全面启动。同时,进一步加大全省3A级以上旅游景区明察暗访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三)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宝兰高铁、兰渝铁路顺利通车,开行通往省内外的品牌旅游列车17对,沿线周边城市通达能力显著增强。兰州机场开通国内外86个城市的156条航线(含国际及地区航线19条)。出台《甘肃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建设实施方案》、《丝绸之路甘肃省交通房车露营地发展规划》,5A级景区全部实现高速联通,77家4A级景区中,已有43家景区与二级以上公路联通。建成自驾车房车营地22个。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工程,2017年共安排中央和省级预算内资金1.45亿元,支持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一步健全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认真实施《甘肃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累计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126座。制定《关于加快全省智慧旅游建设的意见》,甘肃智慧旅游平台已建成,智慧营销、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框架已基本形成。

(四)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和“旅游+”战略,产业融合与发展空间不断拓宽。14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甘南、敦煌已成为我省全域旅游发展典范。启动10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力打造河西五市、陇东南五市和沿黄四市(州)三大板块联动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新格局,已完成三个区域联动发展规划,成立三个区域旅游联盟。大力推动旅游业跨界融合,已形成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及《又见敦煌》、《敦煌盛典》等一批文旅融合实景演艺典范;建成17个滑雪场,培育出酒泉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张掖汽车拉力赛等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明确将18个特色小镇按照3A级以上景区规划建设。首个旅游商品中心—丝绸之路(敦煌)旅游商品中心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启动运营。积极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目前已建成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园、产业基地22家,形成5条特色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线路。(www.daowen.com)

(五)创新发展模式,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为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制定《甘肃省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把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特色产业的重点来抓,探索形成了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在全省62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已经在108个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村中开展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全省涌现出了陇南花桥村、平凉西沟村、庆阳天富亿生态民俗村等一批不同类型的特色旅游专业村。2017年,接待游客突破7036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2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37.6%;乡村旅游就业人数达到18万人,带动2.92万建档立卡户、12.26万贫困人口脱贫。

(六)打响丝路品牌,市场环境持续优化。紧扣“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培育“精品丝路”品牌,已将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打造成服务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交流合作的国际性品牌节会。省级建立了由18个省直部门组成的旅游综合监管机制,兰州、酒泉等8个市州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全面开展旅游综合执法和旅游市场专项治理行动。逐级签订旅游安全责任书,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安全检查,定期开展旅游安全应急演练,及时发布旅游安全预警信息,着力提升旅游安全保障水平。设立高端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举办服务技能大赛,强化人才支撑。

(七)坚持绿色发展,做好生态保护。认真汲取祁连山自然保护工作被问责的教训,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旅游项目进行重点督查整治。制定《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旅游项目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对保护区内25个旅游项目(其中涉及核心区、缓冲区5项)进行整改。对全省自然保护区内旅游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整治,从我省60个自然保护区排查出旅游项目108个,逐一进行整改。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4000万元,专项支持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生态系统修复,完善保护监测和科普教育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