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式铁饭碗:现实与期望的冲突

美式铁饭碗:现实与期望的冲突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没有什么能天长地久,“铁饭碗”的生活注定会被打破,而这种打破也有着“铁饭碗”的特点。这种希望是对“铁饭碗”的期望,是对收入稳定后能重新维持之前的中产生活水平的期望,是对努力工作就能过上幸福生活的期望。“铁饭碗”又是如何被彻底打破的呢?

美式铁饭碗:现实与期望的冲突

简斯维尔通用汽车装配厂突然关闭,其影响的涟漪从供应商扩展到社区服务业(餐饮、娱乐甚至幼托),再到房地产行业。房地产既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源头,又因金融危机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了巨大冲击。房价下跌,失业增加,贷款断供,房屋被银行抵押拍卖,许多人无家可归。随之涌现的是各种社会问题

失业者更可能陷入酗酒家暴、吸毒(包括药物上瘾)等各种问题难以自拔,而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年轻人则有可能过早地无家可归、失学或者失业。甚至那些在当地学校表现好的孩子,也很难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支付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这还是在美国公立大学学费激增之前,即使家庭条件稍好一些的,也不得不靠打工和贷款艰难地完成学业。当生活的宁静被撞击打破的时候,一个个鲜活个体的悲惨处境让人动容。

但是如果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这家通用汽车工厂及工厂所主导的城市的变化,会发现战后美国的繁荣塑造了一种“铁饭碗”,而简斯维尔恰恰是这种“铁饭碗”的代表,工会与资本的博弈保障了制造业工人(包括通用汽车流水线上的工人,以及通用供应商在当地开办的工厂里的工人)的权益。这种权益实行的是年资制,工人工作年限越长,保障就越丰厚,不仅工资有保障,到了62岁退休还能拿到稳定的退休金

“铁饭碗”还体现在工人的“近亲繁殖”上,小镇的年轻人如果想进通用工厂,必须有一名现有员工推荐,而通用的员工每人只有一次推荐的机会,推荐机会当然会给自己的孩子或者子侄辈里的佼佼者。这像极了国内当年的“顶职”——父亲提早退休,把“铁饭碗”让给自己的儿子。

长达几十年历史的通用汽车装配厂是简斯维尔小城社区的基石。很多家庭三代人都在工厂中工作,整个社区几乎都是围绕工厂而生,成为白人工人阶级中产生活的样本。这种中产生活有盼头、有秩序、有保障。小城青年的理想并不是努力进大学拿一张金灿灿的文凭,而是高中毕业之后就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www.daowen.com)

男生的理想是能进通用工厂做工,招工并不是每年都有,即使进不了通用,也至少要进一级供应商的工厂,比如说制作座椅的李尔公司。女生的理想则是进入派克钢笔厂,派克钢笔是当地另一家土生土长的全球企业。

21世纪初,通用工厂一个工人的工资高达每小时28美元,如果按照每周40小时计算,折合年薪约6万美元;如果加上加班费,年薪甚至可能超过10万美元。如此高的收入,足够支持一个四口之家过上中产生活。在当地,通用工人的确过着有房有车的生活,孩子能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每个月家人还能出去郊游、野餐、露营,也足够为当地各种慈善机构慷慨解囊……

当然,没有什么能天长地久,“铁饭碗”的生活注定会被打破,而这种打破也有着“铁饭碗”的特点。在通用工厂工作了10年以上的工人都记得自己的“入职日”,因为入职日和考评、涨工资相关。景气的时候,汽车工厂两班乃至三班倒是常事,因为流水线不停,工人换班是资产利用率最高的方式;可是当经济不景气,工厂要关掉一个流水线上的班次时,什么人率先被“下岗”,看的就是入职的时间。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下岗”的首先是年资浅的工人。

不过,通用工厂的几千名工人,谁也没想过工厂说关闭就关闭了,每个人都寄希望于经济复苏之后工厂会重新开门。这种希望是对“铁饭碗”的期望,是对收入稳定后能重新维持之前的中产生活水平的期望,是对努力工作就能过上幸福生活的期望。而这种期望,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被彻底打碎了。“铁饭碗”又是如何被彻底打破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